身體4個部位最怕「硬」,越硬越危險!看看你有嗎?

三、肝膽怕「硬」

 

1、肝硬化

肝硬化很難逆轉,而且離肝癌只有一步之遙!肥胖、吸煙、酗酒、病毒等都是導致肝硬化的高危因素,而脂肪肝、慢性肝炎、營養不良、膽汁淤積等病症也可能引發肝硬化。一定要提高警惕。

 

2、膽結石

飲食不規律容易使得膽汁淤積在膽道內,長期發展可能形成膽結石。在我國,正常人群的膽結石發病率可能高達10%。

 

微小的膽結石可以被排出體外,但如果結石過大、過多,容易堵塞膽管發生破裂出血或感染,還可能進入胰腺引發胰腺炎。

 

 預防策略:三餐吃對別貪杯 

 

我們常說「肝膽相照」,肝和膽確實聯繫緊密,肝硬化患者常伴隨有膽結石症,兩者的健康都會受到不良飲食習慣的影響。

 

不吃早餐、三餐不規律、飲酒過度、高油高糖飲食等都可能是肝膽「硬化」的直接原因。想要保護肝膽,就需要改掉這些壞習慣,並且每天保持合理的運動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四、胃腸怕「硬」

 

1、胃結石

某些含鞣酸較多的食物進入胃囊以後,可能在胃酸作用下與蛋白質結合形成鞣酸蛋白,沉澱在胃壁上。鞣酸蛋白不及時清除,會把食物中的纖維、果膠等全部粘連在一起,形成巨大的結石。

胃結石是一種急性病症,可能引起胃潰瘍、胃出血甚至胃穿孔,嚴重時甚至會引發腹腔感染,所以一定要重視。

 

易引起胃結石的食物主要有柿子、酸棗、黑棗等,平時不要一次性食用過多,也要盡量避免空腹食用。

 

2、腸梗阻

當腸道發生「硬化」,蠕動消化能力嚴重不足時,就可能引起動力性腸梗阻:食物經過腸道卻不能被及時分解消化,並且長時間滯留,最終導致梗阻。

 

急慢性腸梗阻容易產生腹痛、腹脹、噁心、嘔吐、無法排便等癥狀,還可能導致腸道組織痙攣、麻痹、缺血甚至壞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預防策略:胸腹穴位助消化 

 

胃部和腸道都是非常重要的消化系統,腸胃調和才能保證營養吸收良好。我們可以通過按揉胸腹部的幾個穴位來增強腸胃蠕動,預防「硬化」。

 

① 腹哀穴

腹哀穴位於腹部中線旁開四指、肋骨下緣的位置,按揉腹哀穴有利於加速胃腸蠕動,緩解胃腸不適。具體方法是,把手掌放在兩側肋骨下緣,緊貼皮膚,沿著肋骨的邊緣來回摩擦。

 

② 神闕穴

神闕穴其實就是肚臍,處於我們腹部的中心,有和胃理腸的功效。飯後半小時內,用雙手緊貼腹部,圍繞神闕穴順時針按揉5分鐘,再逆時針按摩5分鐘,可以幫助消化。

 

隨著年齡增長,加上不良的習慣,人的某些器官可能會慢慢變「硬」。為了身體,希望大家都能調整一個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上一頁

2/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