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要這個!」當孩子開口要玩具,你的第一句話影響孩子一生

有的父母擔心一味滿足孩子會把孩子慣壞,可又不想在拒絕孩子的時候,他們哭得撕心裂肺。

於是走悲情路線,對孩子去哭窮,說家裡沒有錢,才沒法總是滿足他們的要求。

一旦孩子被哭窮,可能就會降低自己的喜好,會選擇「退而求其次」,沒有辦法獲得真正的滿足。

                       

   

   

父母的哭窮,還會讓孩子有自卑感。

心理學家認為,不當的家庭教育是導致原生自卑形成的最常見原因。

父母不斷強調自己家裡窮,讓孩子有一種錯覺:自己始終不如別人,從而產生最初的根深蒂固的自卑感。

大侄兒就是一個被哭窮的孩子,所以在選玩具的時候,一直不停地詢問價格。

對孩子哭窮來拒絕孩子買玩具等要求,就是在「飲鴆止渴」,會留下難以修復的「後遺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遊戲力》一書中曾寫道: 每個寶寶生來都是帶著一隻空杯子,而為人父母的責任就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往裡面填滿『愛』與『親密』

可父母在為孩子「續杯」的時候,也 要講究方法,才能不會讓杯子過於滿,也不至於讓讓杯子過於空。

當孩子開口要買玩具、要吃零食、要看動畫片時,父母的回答很重要,就算是拒絕也該花一些心思,才不至於讓孩子「受傷」。

先肯定,再否定

心理學家布魯斯·格萊朗博士說:「頻繁對還一個孩子說『不』,是最不恰當的拒絕方式,孩子彷彿被父母推到了門處,會委屈甚至憤怒。」

如果孩子要買的玩具很不合理,那麼父母可以先肯定,可以這樣說:「這個玩具的確很有意思,可是,它太複雜了,等你大一點,媽媽再給你買。」

父母先肯定孩子的想法,再解釋為什麼現在不能買,告訴實際的原因,孩子或許會失落,但是,不會留下心裡的創傷。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因為孩子心裡明白,父母還是愛自己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孩子所愛而買單

和孩子相比較,父母的消費會更加理性。

比如,有的玩具價格太高,父母可能就會權衡一下,和孩子說,這個玩具太貴了,你可以挑選別的東西。

如果經濟條件允許,建議父母們儘量滿足孩子的喜歡,而不是一味用價格去衡量玩具的價值。

正所謂「千金難買我喜歡」,如果孩子總是被灌輸,某個東西價格太貴,而去買一個便宜的,久而久之,孩子就會隱藏自己內心的喜歡,而去買一些所謂便宜的,但是,卻難以讓自己歡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有規則的愛才最好

不管家庭條件如何好,琳琅滿目的玩具也不可能都抱回家, 在孩子三歲之後,父母就可以用規則來約束孩子的行為

關於買玩具,我和兒子之間也有規定,一個月只能買兩樣玩具。

每一次買了玩具之後,我都會當著他的面,在檯曆上畫一個圈。

當然,有時拒絕也是我的緩兵之計。

一般情況下,拒絕三四次以後,我都會順著兒子的合理要求,答應他一次,讓他有一個期盼,懂得我開的不是空頭支票。

這樣一點一滴累積起的信任與期盼,最後築成了我們密不可分的親子關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孩子雖小,但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獨立的人格和思想。

當我們的孩子,能夠根據自己的需求,來向父母或者他人提要求,是一件非常好的事。

當你的孩子提出要求,請記住,不要粗暴的拒絕,也不要一味的滿足。

我們要做的是,尊重孩子的要求,建立規則,引導和説明孩子去思考更多的因素,讓孩子學會去解決矛盾,正確表達自己的需求。

孩子小小的要求,父母一句話的回應,往往藏著做父母的哲學,也藏著孩子的未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上一頁

2/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