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大發現:決定人壽命長短的不是吃和運動,而是…

諾貝爾生理學獎得主伊麗莎白等總結出的長壽之道一度引起人們的關注,那就是:人要活百歲,合理膳食佔25%,其它佔25%,而心理平衡的作用佔到了50%。

 

這影響長壽因素佔一半原因的「心理平衡」究竟怎麼理解?我們又該如何做到呢?

 

 

「壓力激素」會損傷身體

心理學研究發現:一個人在大發雷霆時,身體產生的壓力激素,足以讓小鼠致死。因此「壓力激素」,又稱「毒性激素」。

 

《聖經》也曾說到:「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箴17:22】。

 

現代醫學發現:癌症、動脈硬化、高血壓、消化性潰瘍、月經不調等,人類65%-90%的疾病與心理的壓抑感有關。因此,這類病被稱為心身性疾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人整天焦躁不安、發怒、緊張等,令壓力激素水平長時間居高不下,人體的免疫系統將受到抑制和摧毀,心血管系統也會由於長期過勞而變得格外脆弱。

 

人在快樂的時候,大腦會分泌多巴胺等「益性激素」。益性激素讓人心緒放鬆,產生快感,這種身心都很舒服的良好狀態,可使人體各機能互相協調、平衡,促進健康。

 

那麼,我們在生活中,應該如何做,才能更多的分泌快樂的「益性激素」,減少「壓力激素」呢?

 

 

 

1確定一個目標,勤于思考

 

 

新的研究表明,「目標感很強」對健康有益。因為生活中是否有追求,決定了一個人的心態,進而決定其生理狀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勤于思考的人的腦血管處於舒展狀態,因此,經常用腦可以促進腦部的新陳代謝,延緩衰老。

 

【林后4:16-18】 所以我們不喪膽。外體雖然毀壞,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原來我們不是顧念所見的,乃是顧念所不見的。因為所見的是暫時的,所不見的是永遠的。

 

 

 

2助人為樂有治療作用

 

 

研究人員發現,給予別人「物質上」的幫助,能使致死率降低42%;給予他人精神上的支持,能使致死率降低30%。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一頁

1/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