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公司不用打卡、不看績效,剛進公司就可請產假!「放養」員工卻年營收破1600億!

有沒有好心被當驢肝肺的呢?有,借給錢,給過錢的,也有少數不還就離職的,被關照,甚至特別被關照的,也有背叛的。但杜紀川、孫大衛不計較,也不在意,理由是:「即使很好的生意,也總是有虧的,但總會賺多輸少。」

這種文化最終為金士頓建立起高度忠誠、專業、默契而且高效的團隊。「不光是齊心,還包括效率,很多事交代下去就不用寫紙條,叫他去什麼地方也不用畫地圖,遇到事他自己有經驗解決,不用再問你,你和他都更高效。」

當然,他們的寬容和幫助也會有度。

首先是態度。

「如果一個業務員很努力,結果業績少做100萬美元,我不會處罰他,因為我知道他盡力了;但是如果有員工漫不經心,導致公司損失1000美元,我會把他開除,我們不是以金額來衡量員工的貢獻,而是以盡力與否。」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主動對員工好,給最寬鬆的環境,然後看你是不是求好。好,那就一家人,好上加好;不好,他也不會多麼嚴厲你,甚至試圖改變你,而是不廢話,讓你走人。這也是我跟杜紀川交流中,觀察出的金士頓的一個管理文化。

其次是適度。

 

一個例子是,金士頓生產線的作業員大部分隻有高中學歷,如果他們去念夜大,公司會幫他付費,因為大學是必須的;如果念碩士,必須和公司工作有關才補助,因為碩士不是必須。「如果是念博士,公司完全不補助,因為這些人可能是想換工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SOURCE: SOHU)

 

【5】

在公司外部,杜紀川和孫大衛也堅持「人之初,性本善」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信念,既與各界做永遠的朋友,也從此獲得永遠的利益。

 

比1億美元分給員工還傳奇的是:當孫正義以14.5億美元買下金士頓,支付了11.7億美元,因為運營資金緊張,希望對剩下的近3億美元延期支付時,杜紀川、孫大衛隻是相互打了個電話,就告訴孫正義:這3億美元,我們不要了。

 

「軟銀當時正努力擴張,資金緊張。我和孫大衛認為,我們已經收到了10多億美元,已經賺足了,這幾億美元可以說是多出來的錢,不需要為這筆錢讓對方受苦。所以就告訴對方說,剩下的,我們不要了。」杜紀川回憶。

 

不要把錢一次賺完,而是要一直有錢賺,這是杜紀川和孫大衛的商業合作觀。「我們和供貨商以及客戶之間,也像親人一樣,互相幫忙和扶持,讓商場上的爾虞我詐在我們這裡看不到。」他在接受華商韜略時強調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金士頓的模式是,從晶圓廠拿晶片,組裝,然後行銷。這是一個極速變幻的市場,杜紀川和孫大衛能長期屹立市場的重要支撐是,總能得到晶圓廠和下遊客戶最大限度的支持,而這支持又來自他們對對方的足夠的體貼。

 

「當夥伴大賠時,你不要讓他賠太多,最好還主動跟著賠一點,當他大賺的時候,你再比他多賺一點。自己遇到麻煩,儘量自己消化;夥伴遇到麻煩,儘量去幫它。相互幫忙,不管對員工或供貨商,我們都強調,要彼此有經驗,有信任,緊密一方,才能創新應變。」

 

孫大衛說,「把員工和供應商搞定之後,貨源、品質、價格和服務自然就好,客戶自然就來,所以我從來不拜訪客戶,不是傲慢,而是時間大多花在照顧員工和供貨商。這件事做好,我每天到天橋上抽菸時,錢就自己掉下來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些最終也大都讓金士頓得到了更多。

 

1997年東南亞金融風暴,一位泰國客戶破產了,沒法付款,但金士頓繼續出貨給他。

 

「我想起他坐在那裡無助的樣子,我自己當年破產時也經歷過,那個時候尤其需要別人得幫助。我之前和他做生意累計賺了2000萬,就算這次被他倒帳200萬,我還是賺1800萬,既然如此,為什麼不出貨給他?」

 

後來,這個客戶條件改善,還清所有貨款,還持續跟金士頓做了很多生意。

 

更傳奇的是,1997年,被免掉3億美元債務的孫正義調整軟體的策略,決定把金士頓賣掉,或許是處於那3億美元債務減免的感激,他又主動找到杜紀川、孫大衛,讓杜紀川、孫大衛以4.5億美元買回了金士頓。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SOURCE: SOHU)

 

14.5億美元賣出,4.5億美元買回,即使剔除免掉的3億美元人情,杜紀川、孫大衛還是在1年多的時間裡,淨賺了6億多美元。

 

多年後,接受華商韜略專訪的杜紀川,談到這件事,依然不停感嘆:「我們曾經一貧如洗過,然後又經歷這樣的財富起伏。大有一種『千金散盡還復來』的人生體驗」,並強調,對金錢有不一樣的認識,這也是他們能堅定按照自己的價值觀和文化做事做公司的一個原因。

 

客戶、夥伴,有沒有對金士頓不地道,甚至背叛者?也有。但跟對待員工一樣,杜紀川、孫大衛依然是不改初衷,但會考察、選擇。

 

「這種信任並非盲目,最重要的是選擇對的人。但選擇之前,你要主動對人好,與人為善,主動給大家好好合作的機會。如果我足夠真誠,你還騙我,懈怠,那沒有二話,請離開。」

 

(SOURCE: SOHU)

 

【6】

今天,杜紀川和孫大衛依然堅持這樣一套寬容、友善的文化管理公司,與員工、夥伴和社會向善相處,包括捐助大量的慈善事業。

為了堅持自己的文化,他們甚至一直拒絕公司上市。這也是金士頓另外一個令人稱奇的地方:無貸款,無融資,不上市。在一個日新月異的行業,像老乾媽一樣,用最傳統和樸實的理念,幹出了最頂尖的成績。

「因為上市公司文化和我們完全不同,完全講利益。我不相信人生價值是追求每一季或每一年的績效一定成長,如果有一季的績效沒達成,那又怎麼樣呢?」孫大衛說,「所以,放輕鬆點,反正我們也不缺錢,也不要獲利了結,股票不用上市,可以維持我們自己的文化。」

 

而杜紀川則認為,自己創業以來最大的收穫不是賺了多少錢,而是堅持用這樣一套大家認為不會成功的理念去發展公司,並且證明瞭——

人與人之間是可以建立良性的、善的循環的,而善的循環也會有領先的競爭力;公司與員工、夥伴之間,不用那麼嚴苛,功利,甚至錙銖必較地殘酷,也是能夠成功的。

 

臉書塗鴨牆,時不時就有「寬容員工的公司都死了」,「對員工不狠的老闆都破產了」等文章刷屏,不少就差主張要像管牲口,用機器,防強盜一樣管員工。我以假裝也是個老闆的經驗以為,就算這些都很對,杜紀川、孫大衛的經驗也依然值得體會體會,甚至學習學習。

 

畢竟,對大多數人而言,努力工作的目標,隻是為了人生能夠更快樂、幸福,甚至輕鬆一些,而工作已越來越大面積地佔領了我們的人生。甚至,工作不快樂,就是人生不可快樂。

 

員工愛老闆多一點,老闆愛員工多一點,世界就會多一點美好的人間。但老闆你比較厲害嘛,你的愛要主動多一點。

 

工作當然會有壓力,生意自然會有競爭,但不要讓生活隻有戰鬥,人生隻是戰場。

 

最重要的是,人性一點,也能夠成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上一頁

2/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