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帶節奏:鄭州534億打造的「海綿城市」難吸水 英國怎麼樣?

你可能會說,為什麼我們不能把管道修得粗一些,像柏林下水道那樣,好讓它承受更大的洪水?首先網傳的「柏林下水道」並非處處如此,它實際上是一段排洪乾渠;鄭州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它地下的管線實在太多,樓房樁基密集,雨水管道沒辦法修得太粗;雨水管道靠重力下泄,平時水量不多水流緩慢就會造成泥沙淤積堵塞管路。

現在有少數城市在發展綜合管廊,就是將排水系統與供水供氣供電以及通信線纜集合到一起,管廊寬到可以開車。這種管廊確實是解決城市排水的一個好辦法,它的建設需要大規模開挖路面,工程改造任務艱巨,在城市新區建設時提前設計布局會更合適。同時綜合管廊投資巨大,不是所有城市都能建得起。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地下綜合管廊

即便是鄭州市在全市範圍都鋪設了最先進的排水系統,面對百年不遇的強降雨,依然還是無計可施。因為全省範圍的暴雨造成大小河流滿溢,多處水壩漫堤甚至決口,你的水最後往哪兒排?管道水滿之後,地面依然一片汪洋。

有些人鼓吹柏林下水道總長達10900公里,4.2米寬、3.2米高。其實它的主要泄洪渠只有3400公里,其中絕大部分只是直徑15厘米的「毛細管道」。到目前為止,柏林下水道系統僅能容納25萬立方米的雨水,這對於1個小時降下15億立方米雨水的鄭州而言不值一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1年7月柏林內澇之後

1990年代,老周初到深圳時,羅湖國貿片區只要一下大雨就能「看海」,雨水排不出去,橡皮筏子生意火爆。後來深圳改造了地下排水系統,用大功率抽水機把積水排入大海,此後再也不用擔心蹚水上下班的問題。深圳是臨海新城,最初是一張白紙,之後又財力雄厚,因此深圳的排澇經驗鄭州也沒法照搬。

鄭州市區內澇

鄭州「海綿城市」建設的534億都花到了哪裡?根據鄭州《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0年)》公示,他們建成了5162公里長的排水管網,包括主城區的191條行泄通道;建設改造具蓄水與凈水功能的海綿公園、濱河生態緩衝帶,再生水利用率達50%;2020年海綿城市建成達標面積佔22.5%;消除易澇點125處,佔比77%。海綿城市並非單純的排水系統,當面對4天345毫米的超強降水,特別是20日下午1個小時內202毫米特大暴雨時,所有的防洪排澇設施都無能為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做個假設:假設鄭州像日本東京那樣,花180億在人民公園下邊挖了一個巨型水庫用來排洪防澇,但二十年沒遇到澇災,這次大雨它又只保住了周邊30平方公里範圍不被水淹,BBC們又會如何評價呢?

2021年7月倫敦內澇

在暴雨面前,倫敦的「良心」也不是面面俱到嘛!

#媒體:紐約時報借河南災情抹黑中國#

#鄭州海綿城市失效了? 專家釋疑#

#河南洪澇災害已致33死8人失蹤#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上一頁

2/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