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坐月子,一個雞蛋都沒吃」,能傷你入骨的人,大多是骨肉至親

而我也是在那一次一次地嘔吐中,慢慢意識到:「我以為我長大了,強大了,那些傷害就不存在了。可原來,它們早就疼到了骨髓里,再也剔不出來了。」

整個月子,我一個雞蛋都沒有吃。我婆婆也深刻地知道了我不喜歡吃雞蛋這件事。

可是每次她煮雞蛋,都會給我煮上。

我說:「媽,你不要給我煮,我不吃。」

我婆婆說:「那也得給你煮上啊,萬一你想吃呢。全家人的都煮,怎麼能不給你煮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婆婆可能從不知道,她說過的所有好話里,就數這句最溫暖。其實,我婆婆也不是多愛我。但是,她至少心裡有一個「公平」。她覺得不管我怎樣,不管她怎樣,我只要是那個家裡的一員,她就需要給我煮一個雞蛋。

而我媽,在煮雞蛋的那一刻,從來就把我圈在了一家人的外邊。

其實,從來不是我不喜歡雞蛋,而是我不喜歡被父母當成外人的感覺。

我媽一直到現在都不允許我說,她對我不好。她覺得她給我吃給我喝,讓我上學,已經對我夠好了。如果這樣,我還說她不好,那麼我就是沒良心。

可她不知道,她的這些話就像那個缺失的雞蛋。

在她心裡,我就跟她不是一家人。她是我母親,養了我,對我就是最大的恩。

可能在她的心裡,她不該養我,但是卻養了我,於是,我應該永遠保持一份感恩之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她的理直氣壯,我的隱藏之痛,如此而已。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媽經常在這種不經意中傷害我,其實她自己完全無知無覺。那是她真實的內心,誰也沒辦法。

我這個人從小性情涼薄。

我從未暗戀過,或者是單戀過誰。我在愛情里始終都有一種異樣的清醒,對方不愛我的話,我絕不會愛對方。大概從小不得父母喜愛,很早就明白了,靠別人不如靠自己。

我寫《知否》會發現自己和盛明蘭很像。有疼愛自己的祖父母,但是不得父母喜愛,在這個世上行走,總是小心謹慎。我會跟盛明蘭一樣,去斤斤計較自己對愛情的付出。只有別人很愛我,治癒了我,我才會真正地敞開心扉愛別人。

很幸運的是,她遇到了顧廷燁。

我遇到了,我老公。

我很少為愛情哭,因為從一開始對方就更愛我,於是我很少有哭的機會和理由。

但是,我即使結婚後,也曾經數次抱著我老公,因為親情痛哭。其實,這世上能真正刺穿你的大概只有骨肉至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孩子對父母的愛,是與生俱來的。如果父母不夠愛她,她會用漫長的時間去消耗自己對父母的愛。

就像《不完美的你》中的蓮生,她曾經很愛自己的母親,可是傷害到了一定的程度,傷害就會戰勝天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不喜歡吃雞蛋。但是很喜歡吃肉。

因為有關肉的記憶都是美好的。我小時候,我爺爺經常帶著我去參加村裡的紅事和白事。他會拿一個碗,裡面給我裝很多的肉,然後不管我在哪裡,他都能找到我,把那碗肉給我。

我爺爺對周圍的人說:「我孫女,就喜歡吃肉。」

其實,我爺爺也不知道我喜不喜歡吃肉。他就是覺得肉是好東西,於是想要都給我。而因為他的這句話,我只要去走親戚就會享受到吃肉的待遇,因為我爺爺會跟人家說:「我孫女喜歡吃肉,多夾點肉給她。」

可能這種被偏愛的記憶太美好了,我至今很喜歡吃肉。

我對我父母沒有很深的憎恨,即使我小時候想過要離家出走。大概是因為,記憶里的那肉,填補了雞蛋的缺失。

我從小不喜歡吃雞蛋,但好在,那肉,最後治癒了我。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上一頁

2/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