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或者菲律賓「最後的一支海洋游牧民族」:迫於生計,他們進化出不一樣的身體

 

但在研究巴喬人這個特殊族群中最引起科學家驚訝的是,他們身體內部的數據!因為這些數據顯示他們已經在科學上進化成與我們不同的人。

他們能夠在幾十米的高壓海底里閉氣長達數分鐘的時間,考慮到整個過程里還需要划水,狩獵等一系列動作,這個數據大大的超出了正常陸地生活人類的極限。

為此,一個由哥本哈根大學,梅利莎·伊拉爾多遺傳學和基因學科學家領導的團隊,研究了巴喬人為何能夠突破這樣的界限。

(梅利莎·伊拉爾多)

當時她們的團隊正在研究一個項目為《關於哺乳動物在水下屏氣時脾臟的作用研究》的課題,團隊將焦點放在海豹這種生物身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種生物雖然是哺乳動物,靠肺部呼吸,但是能夠潛到非常深的海底並呆上十多分鐘。為此梅利莎團隊研究了海豹身體各方面后發現它們的脾臟比其他的動物要大。

而脾臟能夠儲存富氧的紅細胞,體積越大,也就意味著能夠儲存的數量也更多。

 

針對這一點,梅利莎團隊將同樣的疑問投向了巴喬人。她和研究人員花了長時間進入巴喬人的生活圈子后,對多個樣本進行了現代技術的檢測。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梅麗莎在使用儀器進行檢查)

通過對巴喬人多個樣本數據的收集,同時對該地區周邊陸地生活的薩魯人群體收集的數據進行對比,結果是令人驚訝的。團隊發現,巴喬人的脾臟比在陸地生活的人要大50%左右。

 

當人體潛水的時候會屏住呼吸,觸發潛水反應,這個時候人體的心律減慢,周圍的血管收縮,四肢的血管變小,所有的反應都是為了讓重要器官保存充氧的血液,最後脾臟就會開始啟動保護機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脾臟是含氧紅細胞的貯存器,所以當它收縮運作時,會給人體一個氧氣的補充作用,相當於一個氧氣瓶。因此較大的脾臟能夠使血液中有更多的氧氣可供潛水,也就是為什麼巴喬人能夠更多時間在水裡屏住呼吸。

(運作原理)

當這項研究發布在學術期刊《細胞》上之後,迅速引起了遺傳學家還有生物學家的注意。

因為這個研究中不但發現巴喬人的脾臟更大,而且發現巴喬人有25個基因位點與周邊地區的人群基因組中存在顯著差異,甚至發現一個名為pde10a的基因位點是巴喬人較大脾臟的誘因,但這個基因位點在其他族群中沒有發現。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從一定的數據上顯示了巴喬人因多年以來的「自然選擇」已經讓他們改變了基因,梅麗莎研究團隊依據數據推測,估計巴喬人是從15,000年前從大陸走上海洋,直到現在進化出不同於陸地人的身體。

(在檢驗樣本的梅麗莎)

對巴喬人的最新發現令這個被稱為世界上「僅存的最後一支海洋游牧民族」成為國際的焦點,但他們面臨的問題同樣的突出。雖然刺穿耳膜還有更大的脾臟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巴喬人緩解深潛帶來的痛苦,但是長期在深海作業,會帶來另一個更嚴重的問題:潛水減壓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人體在水下停留一定時間后,回到水面過程中,因上升(減壓)幅度過大、速度過快,溶解於肌體的氣體來不及隨呼吸排出體外,而在組織和血液中形成氣泡引起的一種疾病。

嚴重的後果可出現氣哽,心血管機能障礙和低血溶量性休克,甚至會突然喪失知覺、心跳驟停、造成突然死亡,因此這些年來很多巴喬人因這個原因而丟掉了生命。

 

同時由於這個群體在現代社會的衝擊下更頻繁的出現在公眾的視線里,對應的問題也開始突出。譬如商業捕魚與巴喬人海底狩獵之間的衝突,還有巴喬族沒有國籍的問題,族群小孩子得不到教育的機會等。

因此迫於各種國際壓力,當局一直採取行動對巴喬族群執行回歸到陸地生活的「上岸」制度,因此越來越多的巴喬人開始消失在水面上。

這帶來了一定的爭議性,因為一方面意味著族群的人員減少,或許在將來這個特別的海洋族群會隨著不斷的走上陸地而消失。但另一方面,他們能夠得到更多的權利,族群的孩子也能夠得到正規的教育。

( 對巴喬族群孩子的教育)

究竟是繼續讓巴喬族群保持自身多年來的生活方式,還是以陸地的生活方式同化並最終接納他們,很難說哪一種方式是最好的。

但有一個可以明確的是,他們的存在,他們身體數據的特殊,為人類這個篇章添上了更加完整的一筆。正如梅麗莎所言:「這是人類如何適應當地環境的一個很好的例子!」

 

從某個意義上來說,他們真的很特別!但其實,他們又並不特別。特別之處在於他們身體已經進化成與我們的不一樣。

不特別之處在於只是因為當初那麼一小撮人選擇了往海上發展,而我們則選擇了往陸地發展,並且經過這麼多年的「分道揚鑣」,形成了彼此相同中的不相同。

究竟這個族群未來的道路會怎麼樣?現在沒人能夠給出一個答案,但他們,依舊與我們生活在一方水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上一頁

2/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