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或者菲律賓「最後的一支海洋游牧民族」:迫於生計,他們進化出不一樣的身體

 

 

如果到過馬來西亞或者菲律賓等地旅遊的朋友,相信大部分人都是沖著那水清沙幼,椰林樹影的水天一色而前往。

在那清澈的海水上,往往遍布著一個個用簡陋的木材還有樹葉搭建而成的小屋。

 

住在這些屋子裡的,是一個按照目前國際流行說法,稱為「巴喬族」的族群。他們擁有眾多不同的名號,「海上吉普賽人」;「海上游牧民族」等等,那是因為他們,被認為是現存的最後一支海洋游牧民族。

他們連一個能夠稱之為自己家園的存在都沒有。幾乎沒有鐘錶、日曆、生日之類的東西,對時間和年齡幾乎沒有感覺。他們有的,就是與海洋的融為一體。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因為這些特別,這些年來不少的攝影愛好者,學者,還有研究人員等都試圖接觸這一個群體,用照片,文字和數據,將其神秘的一面揭開。

而在科學家們深入這個族群,同時利用各種現代化設備從巴喬族人身上得到的數據,揭示了他們鮮為人知的另一面。

 

巴喬族群是東南亞的一個民族,主要生活在菲律賓、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之間的海域一帶。

關於他們的歷史,一直以來都有很多學者試圖弄清楚,但這個族群沒有哪一個國家有官方的記錄,其自身族群也沒有書面文件記錄,因此關於他們的起源,難以追尋。

(巴喬族婦女的傳統服飾)

同時由於這個族群的發展過程只植根於他們自己獨特的民俗和傳統,還有世代相傳的口述歷史,相當於口傳,因此更為這個族群添上了神秘的氣息。

(巴喬人族長,攝於1954年)

作為一個「海洋游牧民族」,巴喬人每天將近60%的時間都會在海浪中渡過。這不是他們希望的生活方式,而是必須的生存方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因為潛入到海底捕捉各種魚類貝殼類等海洋生物,然後將其作為自己家人的食物,同時拿到陸地上進行販賣換取金錢購置其他日常的生活用品,是他們唯一生存下去的途徑。

 

海上的小屋和陸地之間的連接,是一種他們稱之為「lepa-lepa」的小船。之所以這種隨處可見而且沒有其他特殊功能的小船會有一個特定的名稱,是因為對於巴喬人來說,這是他們的「第二個家」。

 

出海打獵時間的多與少決定了生計的是否穩定,因此很多時候煮食等日常生活環節會直接在小船上進行,只為爭取更多的打獵時間。

 

在外人來說,巴喬人似乎天生就是屬於海洋,在水裡比在陸地上更靈活的一種人。但他們為了生存到今天,卻是付出了常人想不到的代價,以至於他們,真的已經變成了與我們想象中「有點不一樣」的人。

對於淺海區的生物,他們能夠相當熟練和以幾乎沒有破壞的方式獲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是對於一些能夠賣出更高價格的海洋生物,巴喬人需要潛入十多米,甚至六七十米的深度獲取很多人餐桌上追求的珍饈百味。

當人體下潛到一定深度的時候,身體就會受到不斷增加的水壓壓力,這對於巴喬人來說也是一樣。

 

 

專業的潛水員擁有各種好的裝備,但對於他們來說,潛下海底的裝備就只有一個木質護目鏡,還有一支用於狩獵的由金屬和塑料製成的長矛槍,因此潛到幾十米的深度,對身體的壓力是難以想象的。

 

眾所周知,下潛必定會遇到的一個問題就是外界壓力大過耳朵內部的空氣壓力導致耳鼓收縮,越往下潛,耳朵會越發感到疼痛,難以忍受。

嚴重的時候,甚至會導致暈眩和耳膜破裂。如果在海水裡出現這樣的情況,會隨時造成不可估量的危險。

 

因此巴喬人之間會流行一種外界看來比較殘忍的做法,那就是在還年輕的時候,會先將耳膜刺破然後休養一段時間,待身體重新適應后才會繼續潛水打獵。

在巴喬族群里,很多小孩子只有七八歲就已經開始學習在海水裡的狩獵技能,待條件成熟的時候就會走上同一條道路。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一頁

1/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