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遇老人摔倒該不該扶?醫生說:先別急著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警惕短暫性腦缺血、腦卒中

有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老年人跌倒要警惕短暫性腦缺血、腦卒中。腦卒中常表現為頭昏、眩暈、一側肢體無力、偏癱、運動障礙等。

此時,應儘可能避免搬動患者,更不能抱住患者的身體進行搖晃。

正確的做法

若患者坐在地上尚未完全倒下,可搬來椅子將其支撐住,或直接上前將其扶住。若患者已完全倒地,可將其緩緩調整到仰卧位,同時小心地將其頭面部偏向一側,以防止其嘔吐物誤入氣管而發生窒息。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判斷有無骨折

老年人是骨質疏鬆症的高發人群,跌倒后急忙扶起,可加重損傷和骨骼錯位,還會損傷骨折周圍軟組織神經。特殊部位的骨折,如脊柱骨折,還可能損傷脊髓,導致病人截癱。

應認真檢查,明確骨折部位,讓病人保持安靜,並注意保暖;

按骨折處理原則進行止血、止痛、包紮固定;

對疑為脊柱骨折的病人,在搬運時,嚴禁一個抱頭,另一個抬腳的錯誤動作,經初步處理后,再送院治療。

骨折的固定方法

一種簡易有效的固定方法是讓傷員平卧,在患者的傷側大腿根部和腰部下面墊一塊木板,沒有木板的話用硬的平的東西也可,再用幾條繃帶或布帶分別繞腰部、受傷大腿根部和膝蓋上部包紮,使木板不能移動。這樣使髖關節得到固定而不會移位,又不影響膝關節和頭、胸部的活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同骨折的急救方法

判斷跌倒后是否發生了骨折

老年人跌倒后最易造成手腕部、大腿部骨折,及胸腰段脊椎壓縮性骨折。當老年人跌倒后發生骨折時也不要急於將其扶起。

因為處理不當不但會加重其損傷和骨骼錯位,還可能導致無法挽回的殘疾,如脊柱骨折的患者在搬動過程中極易損及脊髓,而導致截癱。

腰椎骨折

如果有腰痛,懷疑有腰椎骨折,應在該處用枕或卷折好的毛毯墊好,使脊柱避免屈曲,壓迫脊髓。

股骨頸骨折

如果懷疑有股骨頸骨折,應用木板固定骨折部位。木板長度相當於腋下到足跟處,在腋下及木板端,包好襯墊物,在胸廓部及骨盆部作環形包紮兩周。

其他部位骨折

其他部位骨折,可用兩條木板夾住骨折,上、中、下三部位用繃帶固定。

頭顱損傷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頭顱損傷,有耳鼻出血者,不要用紗布、棉花、手帕去堵塞,否則可導致顱內高壓,並繼發感染。

讓我們用無微不至的關愛

讓老人們幸福健康的生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上一頁

2/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