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戰爭史:中國對外最恥辱的一仗 3萬精銳對8千雜牌,死傷數千殺敵5人

(2)主攻八里橋重任的是法國士兵,大概2000餘人。

(3)英法聯軍勝在炮火覆蓋性的轟炸,和正確的戰術。


雙方部隊戰損情況:英法死亡5人,清軍損失3000人

關於雙方戰損,英法聯軍的情況非常明確,即法軍死亡3人,受傷17人,英軍死亡2人,受傷29人。

而清軍戰損比較模糊,俄國使者伊格估計:當時清軍投入約5至6萬人,其中3萬騎兵,損失1000人。

清政府自己估計的損失和俄國使者估計差距較大,清廷認為損失了3000人。

值得一提的是,清廷沒有用「死傷」,而是用「損失」,究竟是指死亡3000,還是死傷3000,難以判斷。

14968826644438.jpg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西方筆下的八里橋之戰


八里橋之戰後的奇怪反應

法國將軍孟托班指揮聯軍,擊敗了大清鐵騎,並洗劫了北京之後,回國受到拿破崙三世的高度讚揚。

當時,拿破崙三世想給孟托班授爵,結果遭到很多人反對,認為「八里橋之戰是不值一提的笑話。」

這個理由或許是法國的驕傲,但卻是大清的恥辱。

此戰失敗,和勝保率先潰敗,沒能達成戰術目的有一定關係。但戰後勝保受咸豐美譽「忠勇性成,赤心報國」。勝保在此戰中受傷,是滿洲鑲白旗人,據說曾奪了陳玉成的妻子。

14968826659274.jpg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國畫家筆下的八里橋之戰


尾聲

歷史學家評價這一戰的時候,總喜歡提上這麼一句,清軍「終因戰法、裝備嚴重落後而慘敗」。

然而,1860年的慘敗並沒有讓清王朝統治者有什麼改變,不僅自己依然故步自封,還讓國人也如此。

1869年,日本明治維新。1894-1895年,日本取得甲午戰爭勝利。

和日本相比,清政府顯然沒有從這一場恥辱之戰中吸取絲毫教訓。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上一頁

2/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