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哪個省狀元最多?這個「墊底王」人傑地靈,如今已成教育大省

「狀元」一直是讀書人的最高榮譽。在當今高考中考了狀元,全國各個名校都是爭著搶著要,學費全免、還給助學金。而在明朝科舉中考取了狀元,那就更不得了,一人得中狀元,全家都跟著光榮。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明朝學子想要成為狀元要經過哪些考核

因為在明朝要想得中狀元實在太難了:首先「童生」們要參加「童生試」,從縣裡考到府里、再由府考到省里,最後在省里參加本省統考,考中了就是「秀才」;然後第二年秀才們再在省里參加「鄉試」,考中了就是「舉人」;舉人們到了第三年就統一去京城參加「會試」,考中了就是「貢生」;同年,貢生們再到京城參加「殿試」,考中的就是「進士」,而進士的第一名就是狀元。

可以看一下,想要從普通學子高中狀元是有多難,童生試有三輪考試,加上鄉試、會試、殿試,總共有六輪,前後歷時三年。在這三年裡要不停的備考、考試,然後再備考,只有忍受住枯燥的學習生活,再在最終殿試中發揮好,才有機會成為全國最優秀的學子——狀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舉子高中狀元后,就要先回到家鄉慶賀一番,所謂「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是也。這一路上的行程,都有儀仗隊高舉匾牌在前開道,牌子上寫著:肅靜、迴避。但是這並不影響人們爭先恐後的傳遞佳訊:「狀元郎回來啦!狀元郎回來啦!」

明朝狀元總人數以及全國各省分佈情況

縱觀明一朝的科舉,先後共誕生了90位狀元,這些狀元的出身來自全國各地,但統計一下就會發現,狀元籍貫的分佈地極不均衡。有超過三分之二的狀元集中在這四省:浙江19人、江西18人、江蘇15人、福建10人。而剩下的其他28位狀元籍貫分佈如下:

廣東3人、上海3人、安徽6人、湖南1人、湖北2人、河南2人、陝西2人、四川2人、山東3人、河北3人、北京1人。

如果仔細觀察一下就會發現,明朝出過狀元的省市有15個,但是9個省位於南方,剩下6個省則位於北方或西南或西北。另外南方9省的狀元人數有77位,而其他省市只出了13位狀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洪武時期曾因教育資源分佈不合理,而爆發了「南北榜案」

從以上數據看出,明朝的教育資源和政府官吏籍貫分佈極不合理,南方省份囊括了幾乎全國所有的成功學子,以及佔據了朝廷和地方的主要官職官位。也正因為這樣,在洪武三十年的會試中才會爆發著名的「南北榜案」。

此案的爆發即是北方學子向朝廷的「控訴」,同時也說明了明朝文化重心過於南移,使得其他省份的百姓素質普遍不高,所以明中後期的農民起義皆是來自北方和西北諸省。好了,就此打住,再說下去就偏離話題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一頁

1/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