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認識一下這個國家,如何"偷搶騙坑"?現在矛頭對準中國

 

1620年冬,「五月花」號漂洋過海抵達美國東海岸普利茅斯港,41名清教徒在船上籤下公約,準備據此管理上岸后的新世界。這份寫在羊皮紙的公約,涵蓋契約、法制、民主、自由以及清教主義中的個人主義和自我奮鬥等精神,被認為是美國精神的源頭。

四百年後,美國一些人指責中國動員全社會偷美國時,理由之一,就是這威脅了美國精神中的那些信條,甚至危及整個西方民主自由世界。就算污衊人,他們都要站在道德高處,弄得好像美國有多冰清玉潔,這的確「很美國」。

事實顯然不是這樣,連很多美國自己人都不認同那些人指責中國時的理直氣壯。

美國羅格斯大學教授凱瑟琳·愛潑斯坦在寫給華爾街日報的文章中說,美國人在批評中國前應該先讀一下自己的歷史:19世紀前後,「竊取外國技術是當時美國的慣常做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其實,美國歷史上何止是偷,騙、搶、坑的事也都干過不少。200年前的英國,「大蕭條」時期的美國國債持有者,二戰後馬紹爾群島的島民,還有夏威夷王國的復國者們,都曾目睹美國的面目。

「偷」

凱瑟琳·愛潑斯坦提到的那段美國盜竊史,美聯社經濟問題作家保羅·懷斯曼在另一篇文章中有過詳細記述。

他說,18和19世紀的美國是世界上最熱衷於竊取別國先進技術的國家。

那時,美國還是一個農業國,缺乏工業設備和人才。為了儘快發展工業,1791年,建國先賢之一、首任財政部長漢密爾頓公開呼籲,美國「需要買下歐洲所有為人所知的機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那時的先進工業主要就是紡織,工業革命后的英國保持絕對領先。但為維持優勢地位,英國嚴禁設備和人才外流。

英國政府當時規定,試圖將工業設備偷運出國的人,將被處以200英鎊罰款。這在當時不是小數目,相當於現在的2.2萬美元。如果涉及最重要的紡紗機,罰款還要翻倍。除了設備,英國還對「獵頭」們發出警告,每招一名工人去海外工作,就要坐牢一年。

即使這樣,英國仍然沒能阻止技術、設備和人才的流動。既買不到設備也招不來人的美國轉而鼓勵盜竊。漢密爾頓承諾,為美國帶來紡織設備和技術的英國紡織工人將受到重賞。

這個咄咄逼人的政策,使當時的美國成了「竊取知識產權的世界溫床。」

來自英國德比希爾的塞繆爾·斯萊特就是漢密爾頓政策的一個成功案例。他是英國頂尖工廠的學徒,發現大西洋對岸有更多機遇后,他不顧禁令,偽裝成農民登船來到美國。他在羅德島複製了英國當時最先進的紡紗機,把先進技術引了進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斯萊特在美國功成名就,被譽為「美國工業革命之父」。但在家鄉英國,他的外號卻是「叛國者斯萊特」。

 

 

 

比斯萊特稍晚一些,1810至1812年間,美國馬薩諸塞州工業家弗朗西斯·卡伯特·洛厄爾訪問英格蘭和蘇格蘭。他參觀那裡的紡織工廠,靠記憶記下其中的設計和工作原理。

在洛厄爾返美途中,收到情報的英國官員一度攔下他的船,檢查他是否竊取了工業設計。英國人當然什麼都沒找到,因為那些商業機密都在洛厄爾的腦子裡。

回美國后,他藉助從英國「偷」回來的動力織布機技術,建立了自己的紡織帝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些經濟間諜活動,幫助美國在19世紀實現紡織業的起飛。但美國人的案底,還遠不止這些。

一戰前的1912年,美國曾派一個海軍軍官偷取被英國海軍列為最高機密的遠程魚雷設計方案。

二戰期間,美國從英國獲取大量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知識,但隨後又採取嚴格保密措施,防止相關學科知識在美國進一步發展后流回英國。

面對美國這個心機BOY,大英帝國苦不堪言。而美國從知識產品的盜賊變成捍衛者,則是它成為頭號工業強國之後的事了。

「坑」

美國國債一直是國際上最保值的投資理財選擇之一。有關美國的諸多神話之一,就是美國政府從不債務違約。也對,那麼講究契約精神的美國,怎麼會幹坑人的事。

但加州大學教授、世界銀行拉美及加勒比地區前首席經濟學家愛德華茲,偏偏提醒人們:別忘了1930年代「黃金條款案」的教訓。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美元又被稱為美金,是因為在截至20世紀30年代之前的近100年裡,它一直與黃金掛鉤,即金本位,一盎司黃金固定兌換20.67美元。這種情況在1933年突生變故。

 

 

 

當年4月,為應對「大蕭條」,強推新政的羅斯福決定放棄金本位制,貶值美元。但這實施起來並不容易,因為當時大部分國債合約中,都包含一個「黃金條款」,規定債務人必須以金幣或黃金等價物償債。這個條款最早出現在南北戰爭時期,旨在保護債權人免受通脹影響。

現在,黃金條款成了美元貶值的一大障礙。於是,羅斯福毫無猶豫地要求國會審議廢除這個條款。

在野的共和黨人異常驚恐,認為這將使美國的名譽付出高昂代價,但民主黨人控制的國會還是在當年6月5日通過決議,廢除國債合約中的黃金條款。

1934年1月,美元貶值大門開啟。1盎司黃金不再是20.67美元,而變成了35美元。這樣一來,美國政府再用黃金還債,1盎司就平白無故比原來多還了15美元。

 

 

 

被坑慘了的投資人大為惱火,他們前往美國最高法院狀告聯邦政府。但在相關的四宗訴訟中,最高法院都以5比4做出了偏向政府的判決。

理由是,只要對幫助美國經濟擺脫「大蕭條」有意義,政府就可以用「必要性」作為理由,廢除過去的一些和約。

持反對意見的大法官麥克雷諾茲在一份意見書中說,這是一種披著法律外衣的賴賬。

如今,大多數美國人早已忘記這樁舊事。重提此事的愛德華茲教授在他的文章中說,有悖於美國法治精神和契約形象的尷尬事件,總是會在「集體健忘症」中煙消雲散。

但還在與美國打交道的人和國家,不應忘記美國的那段「坑人史」,因為沒人能保證它不會再那樣做。

「騙」

1946年7月18日,法國人路易斯·里爾德推出比基尼泳衣,這款三點式泳衣迅速風靡歐洲。

就在泳衣發布的18天前,美國總統杜魯門派出的美軍和實驗人員,在太平洋的比基尼島上開始了二戰後的新一輪原子彈試爆,這款泳衣的命名就是蹭了這個熱點。

比基尼島,確切的說是太平洋中部馬紹爾群島最北端的一個島礁。千百年來,島上居民過著自給自足生活。直到1946年,噩夢降臨這片椰林樹影、水清沙白的世外桃源。

世界大戰結束,冷戰序幕拉開。為遏制蘇聯,美國政府決心研製氫彈。但目睹日本廣島和長崎遭轟炸的慘狀后,美國軍方認為,破壞力更大的氫彈試爆不能在美國本土進行。

選來選去,他們選中馬紹爾群島,尤其是其中的比基尼島,地勢寬闊平坦,被認為是理想的核試驗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一頁

1/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