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家永遠是「孩子的家」,但孩子的家從來都不是「父母的家」!

「媽媽,我們經過討論的結果,決定還是不歡迎你來美國同住,如果你認為你對我們有養育之恩,

以市價計算,約為2萬多美金,現在我再加一點,寄上一張3萬美金的支票給你,希望你以後不要再寫信來囉嗦了。」


母親讀完這封信之後老淚縱橫,

只覺得一生守寡,從此會老年淒涼,

她痛不欲生啊!

後來她學佛了,學佛之後,她想通了,

她把這3萬美金兌換成台幣,

做了一次環遊世界的旅行。

旅行中,她看到大地之美。


 於是她寫了一封信給他的兒子,

信上寫道:

「兒子,你要我別再寫信給你,那麼這封信就當作是以前給你信的補充文字,我收到了支票,也用你這張支票做了一次世界旅行。在旅行中,我突然覺得,我應該感謝你,感謝你讓我懂得看破、放下,讓我看到人間的親情、友情和愛情都是無根的浮萍,一切都在變化。如果我今天看不破,還這麼執著、這麼痛苦的話,可能一年半載,我就會去世,或者我會想不通自殺,地府豈不又多了一個冤死鬼。兒子的絕情讓我看破了人間的緣聚緣散,一切都是無常,讓我學會了淡定從容。我已經沒有孩子了,心無罣礙,所以我才能無所住而生其心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趙朴初說過:

父母的家永遠是孩子的家;

子女的家從來不是父母的家。

生孩子是任務,養孩子是義務,靠孩子是錯誤。

看完這篇文章,心情很沉重,

母親一個人艱辛的養育兒子長大成人,成才,

在需要兒子的時候,卻得到兒子如此的對待,

雖然不是所有的子女都會這樣做,

但是做父母的,千萬不要抱著老了靠子女的想法過活。

孩子對你孝順,是福分;

若孩子不夠孝順,我們也強求不來,

最好的辦法的,提前做好靠自己養老的打算。


參考來源:Toutiao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上一頁

2/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