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這四個壞習慣,父母絕對不能慣著!超過6歲就難改了!

教育家葉聖陶說:

教育的本質就是培養習慣。

拉開孩子差距的,往往不是智商,而是從小養成的各種習慣。

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養成一個習慣,就會不自覺地在這個軌道上運行。好習慣如此,壞習慣更是這樣的。

有些壞習慣,如果不及時糾正可能就會「污染」孩子的內心,抑制孩子潛能的表達,成為孩子性格中的弱點,對他整個人生都會產生負面影響。

如果孩子有這四個壞習慣,家長一定要及時糾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無視別人說的話

收拾玩具、自己拿水喝,當你提醒孩子做些他不愛做的事,一次、兩次、三次,甚至四次,他仍然像沒聽見一樣,這時你不能忽視了。

因為這樣下來傳遞的信息是:漠視大人的指令無所謂。

一次又一次提醒孩子等於是在訓練他可以等待提示,而不需要注意你的第一次指令,如果你縱容孩子繼續這種行為,你的孩子很可能會變得目中無人,並極有控制欲。

糾正孩子的壞習慣:

不要在房子的另一側跟孩子說話,走到她面前,告訴他該做什麼。

談話時,讓他看著你,並且回答「好的,媽媽。」輕撫她的肩膀,呼喚她的名字,關掉電視都會有助於吸引她的注意。

如果他不聽話的話,告訴他後果是什麼。

當五歲的沫沫開始「選擇性聽取」時,他的父母決定採取措施。

他們告訴孩子,如果他非要父母反復要求他做事的話,比如說來吃飯或洗澡,那麼那一天他只能看一個動畫片,(通常他可以看兩個)或者那一周他將損失一個外出遊玩的機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他們不得不提醒他兩次的話,一個動畫片也不讓看了,或兩天不能出去玩。媽媽們該努力做到不讓步,否則的話,他會繼續這種壞習慣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無視規則

朋友的兒子是一個常常秉承「能動手就不瞎嚷嚷」原則的熊孩子。

一會打了那個,一會抓了這個;吃飯時間不吃飯,睡覺時間不睡覺,毫無規則感可言,弄得她整天心力交瘁,只顧著為此和學校打交道。

簡單的是非對錯,應有的禮貌教養,應遵的道德底線,得守的規矩原則,絕對是孩子人生重要的一課。

孩子很少有不熊的,他們好奇心強,大多頑皮愛動,這是天性使然,所以熊孩子並不可怕。

可怕的是藐視甚至無視規則的熊孩子,因為無視,所以不遵守規則,所以把規則當兒戲,百無禁忌,隨心所欲,不受道德約束,甚至沖破法律底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小時候無視規則,也許不用承擔任何責任,但等他走入社會,他才會發現外面不會有人對他寬容給他諒解。

一個無視規則的人,輕則不受歡迎,諸多責難,重則處處碰壁、甚至鋃鐺入獄。

糾正孩子的壞習慣:

3歲半到6歲時,是孩子建立規則感的關鍵時期。

家長應幫助孩子建立規律的生活作息,幫助孩子形成基礎的規則意識。

除此之外,如果孩子出現了不當行為,要讓他為自己的錯誤行為付出一定代價,比如適當剝奪或者延遲滿足一次他最在乎的東西,或者最想做的事情。

通過規則感的建立,孩子讓他知道,做了錯事,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我對孩子的規則意識的灌輸,是先從公眾場合不大聲喧嘩,坐地鐵乖乖安檢,等餐需排隊這些小事開始的。

有一次小新要帶著氫氣球進地鐵,被保安攔下來了,小傢伙不樂意偏要帶進去。

我開始鄭重的給他解釋帶氣球坐地鐵的潛在危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一頁

1/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