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背後:美國究竟害怕中國什麼?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除了低端工業,我們也有高端工業,高速計算機在世界500強範圍的最新排位,是與美國並列第一,均為171台。不僅在數量上與美國齊名,關鍵是我們的「天河二號」連續六次排名第一,今年上半年落後至第二名,取代它的是另一台中國超級計算機「神威」。但在2001年參與500強評選時,中國竟落榜了。因為中國最好的計算機也未達到及格線 。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另外,中國產業體系最具完整性,從火柴到火箭的製造都是依靠自己的力量,世界上只有中國具備這個能力,體系的完整性就是力量。

 

二、中國的學習能力世界第一

 

這反映在兩方面,一是逆向工程能力特彆強,二是從經濟學角度看,善於利用后發優勢。

 

中國工業的體量大、體系完整、學習能力強,這三點我認為是成功的。

 

以上就是工業化帶來的中國崛起,接下來我們看看美國。曾經美國的工業實力到底有多強大,我們先來看看二戰時期的數據:

 

美國佔世界工業生產的38.7%;

蘇聯佔世界工業生產的17.6%;

德國佔世界工業生產的13.2%;

英國佔世界工業生產的9.2%;

法國佔世界工業生產的4.5%;

中國佔世界工業生產的0.3%。

 

通過以上數據,我們不難看出美國早在半個世紀以前就已經穩居世界工業化老大的寶座。可以想見,擁有如此大體量的美國,很難不成為當今世界的霸主強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由於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歐美髮達國家逐步將淘汰產能向第三世界國家轉移,一方面鑄就了亞洲四小龍的經濟奇迹,同時降低了本國因工業帶來的環境污染,失業人口則向服務業轉移,並大力發展「錢生錢」的金融業,創造了近乎於天文數字的虛擬經濟。

 

西方國家的這些舉措曾經一度被視為明智之舉,甚至是很多國內經濟學者所無比推崇的,有的學者還獻計獻策要求中國效法。

 

但,事到如今,「去工業化」危害盡顯。

 

作為曾經的世界工廠,美國正在飽嘗「去工業化」的苦果,國民經濟在錢生錢的金融遊戲下,越玩越虛弱——在低端工業轉移到第三世界后,造血能力日益匱乏,完全是依靠美元霸權全球吸血和一些高端工業在支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工業從轉移出來的人口則進入服務業,而作為吸納大量就業人口的服務業,也是分為高端服務業和低端服務業,前者主要包括金融、會計、法律、醫療、教育等需要專業知識的服務業崗位,收入較高,門檻也高,而且就業崗位較少;而低端服務業則大多不需要多高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門檻低,但收入偏低。

 

而社會的中間階層——藍領工人則在去工業化的過程中逐漸消亡,加速了美國社會貧富兩級分化,在社會各階級之間築起藩籬,激化了階級矛盾。

 

隨著「去工業化」,大批工人階級失業,而美國金融業者、會計師、律師、醫師的教育成本和門檻異常高昂,這些崗位的稀缺性和專業性造成子承父業內循環的情況異常普遍,階層流動趨於停滯。

 

教育不再能改變普羅大眾的命運,對家庭而言也成為負投資,這直接導致反智主義盛行,人口素質下滑,犯罪率飆升(美國人口佔全世界5%,監獄中囚犯數量卻佔全球囚犯總量的25% ),進而又激化了國內種族問題、非法移民問題等潛藏的矛盾......   

 

在勤勞無法致富,在教育無法改變人生命運的情況下,原本充滿正能量的美國精神,必然被奢靡主義、享樂文化、嘻哈文化所取代,使美國的精英階層可以世襲罔替,永遠高高在上,而平民階層只能隨波逐流,逐漸沉淪。

 

正是「去工業化」對美國社會經濟帶來了巨大的傷害,為挽救美國的頹勢,特朗普在大選之時就多次向選民承諾振興美國經濟的第一步就是讓美國重返製造業大國。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日本經濟長期停滯不前,儘管消費佔到經濟總量的約六成,但日本經濟仍難見起色。如果我們也放慢投資、放慢增長速度,就有可能重蹈日本二十多年經濟停滯的覆轍,在西方大力推動「再工業化」的形勢下, 這將再次拉大我們與發達國家間的距離。

 

或許以前,我們並不理解丁教授以及一些國內學者關於環境問題的討論,但是現在我相信大家或多或少有一點點改變,那就是西方所謂的「去工業化」只是一個美麗的騙局。

 

美國,乃至西方,為什麼如此害怕中國實現工業化,就是因為我們擁有龐大的人口基數。

 

 

目前的中國有14億人口,歐美幾個白人國家的人口滿打滿算不會超過10億。我們有14億人口,其中12.56億是龐大的主體漢民族。

 

可以試想一下,如果我們繼續朝著工業化的方向發展,必然會把他們手中的蛋糕分割出去。

 

以前的西方,他們從來考慮這個問題,而現在,他們必須去考慮,不思考他們就很有可能餓死。如果真的等到中國製造業邁進中高端行列的那一天,西方的衰落將不可避免。

 

所以說,我們現在的當務之急是思考製造業轉型的主動權是不是還在我們中國人手裡?我們還能不能一步一步地完成轉型?

 

近代以來,我們主要的發問方式是「中國何以貧弱」、「西方何以富強」,這是第一大問題;第二大問題是「何以在短期內擺脫貧弱,和西方並駕齊驅」。

 

我們全部的思考都是為了回答這兩個問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現在,我們仍然死守著原有的發問方式而停滯不前,也就是「何以並如此」的方式。

 

很多國人一味的相信西方,認為西方的言論才是主流言論,認為經濟問題、社會問題、道德問題、污染問題的總根源是民主化問題,只要一選舉,這些問題就自動消失了,一私有化,問題就都解決了。

 

因此,現在的中國急需要轉變自身的觀念,我們要明確地提出新的發問方式:

 

為什麼中國行?中國現代化之後,對整個世界和西方會有多大的改變?

 

目前,我們中國人的敘事都是西方敘事,都是西方人代我們敘事。新時代已經來臨,我們這代中國人要承擔起改換提問方式的重任,尋找新的答案!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上一頁

2/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