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慘了!這個5月9日!殉國將軍最多的一場抗戰戰役,皆因蔣介石自私大意!

5月9日,在中國抗日戰爭史上是個恥辱的日子,也是最慘烈的日子。78年前的今天(1941年5月9日),在經過兩天的側面衝擊后,抗戰史上死亡將軍最多、最慘烈的「中條山戰役」(亦稱「中原會戰」)全面爆發。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這場慘烈的戰役中,中國軍隊6名將軍殉國,其中上將一名、中將兩名、少將三名。第三軍軍長唐淮源是中條山戰役中殉國的陸軍上將,也是抗日戰爭時中國軍隊犧牲的最高級別軍官。

中條山戰役前後歷時一個多月,中方由於事前準備不足、又缺乏統一指揮,除少數突圍外,大部潰散,被俘虜3.5萬人,陣亡將士4.2萬人,是中國抗戰史上最慘烈的一戰。

而日本人公布的數字顯示,日軍在此戰中只戰死673名,負傷2292名(中方公布的數字是:日方在此戰中傷亡9900人)。

18萬中國軍隊對陣10萬日軍,中方慘敗如此、傷亡對比如此之大,被蔣介石認為是「戰爭史上中國軍隊的最大恥辱」。

其實,如此奇恥大辱是蔣介石和國民黨軍隊最高層大意造成的。

1941年上半年,日軍就開始密謀一場「迅速消滅中國軍隊主力軍」的大戰,圖謀中原根據地。為此,日軍從華中抽調第17、第33兩個師團,配屬華北方面軍。再由關東軍調集飛行第32、第83戰隊,第3飛行集團主力,在運城、新鄉兩個機場展開,擔任空中配合。接著,日華北派遣軍將其所轄兵力作了適應性調整,編成了參加中條山會戰的序列——第1軍:第33、第36、第37、第41師團,獨立混成第4、第9、第16旅團,軍預備隊;方面軍直轄兵團:第21、第35師團,原配屬35師團之騎兵第4旅團一部及第3飛行集團。指揮官: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多田駿中將,總兵力約10萬餘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僅如此,為了配合對中條山的進攻,1941年上半年,日本組織63個大隊(相當於7個師團)的兵力,對中國東南沿海首先實施封鎖。同時,在正面戰場實施了所謂靈活的速戰速決的作戰,即發動豫南、上高戰役。並於同年3月,發動了中條山的外圍作戰。以第36師團發動對第27軍作戰,打擊了集結在晉東南陵川一帶的國民革命軍第27軍的作戰;以第37、第41師團發動對第15軍作戰,在翼城以南、絳縣以東地區襲擊了與主力脫離的第15軍。以期為向中條山的大舉進攻創造有利的戰役態勢。「傾其魯、豫、冀、晉與蘇北一帶之兵力,計8個師團、5個旅團與騎兵旅團及特種部隊共約20萬人,飛機400餘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蔣介石麻痹大意,忙著「剿共」)

日軍這麼大規模的調動和行動在抗戰期間是罕見的,但這並沒有引起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軍隊高層的重視。

從4月底到5月初,日軍徵調更加頻繁,並製造種種謠言,以此為掩護完成了進攻中條山的部署。

這時候蔣介石和何應欽在幹嗎呢?在忙著部署進攻陝西「剿共」。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何應欽部署「剿共」)

4月中旬,參謀總長何應欽到一戰區巡視。時任第一戰區司令長官、抗日名將衛立煌因拒絕反共摩擦,受胡宗南等人排擠,不見諒於蔣介石,於1941年春到重慶述職后,被軟禁在峨嵋山。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反對「剿共」的衛立煌將軍被軟禁)

戰前,衛立煌將軍原來是憑著二十六萬大軍與日軍四個師團對峙,所以才能長期堅持中條山防線,並自稱「東方馬其諾防線」。但這次戰役,日軍非常重視,稱為「中原會戰」,一舉拿出七個師團超過十萬的主力部隊來決戰了,其志勢在必得。而中國軍隊在戰前按蔣介石要求,不但軟禁了衛立煌,甚至還抽調部隊去剿共,「中條山的鐵柱子」第四集團軍被調離,使中條山地區兵力反下降到十七八萬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一頁

1/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