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沒事兒就別老躺著了~

但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報誌願的時候K 覺得數學不好就業,硬是選了自己不感興趣但是就業不錯的對外經貿專業。

可惜K 生不逢時,他畢業的那幾年外貿遇冷,在職場上打拚了兩三年,生活卻很不如意。這時候他又想跟其他人一樣去讀一個研究生,這次選擇了就業較好的金融,但因幾分之差沒考上。

在職場上和考場上「打拚」 的三四年之後,K 覺得事業單位也不錯,收入穩定且工作輕鬆,花兩年考上了家鄉的縣城的事業編。

畢業十年後,當年那些曾經成績尚不如他的同學,要麼已經從國外深造回國,在大學執教,成了系裡最年輕的教授;要麼是堅持在本領域深耕,在圈子裡小有名氣。

可是K 兩年之後發現事業編制的生活也不像自己曾經想的那麼愜意,工資低且工作累,成長也很慢。他拿著父母給的二十萬結婚生子之後,發現人生目標卻早已不見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有好多的道路最初看起來好走,但是未來往往因為走的人多,競爭和壓力反倒更大。可是有好多少有人走的路,最初看起來艱難無比,但是未來競爭少、壓力小,會讓你越走越順暢。

 

管他什麼英雄好漢

一躺下雄心壯志就沒了

 

其實不管任何人,只要一旦開始走上了放縱自己的道路,想回頭就很難了。因為放縱實在是太爽、太容易了。

 

放假回家的我感受很深,本來想好的是每天都要更文,還要寫三篇專欄文章。可是當我一躺在床上的時候,雖然想著只是躺5 分鐘我就起來工作,可是要麼我就再也不願起來幹活了,要麼就直接睡過去了,活兒卻越積越多。

 

人對逃跑是會上癮的,因為放棄工作和學習去看電影、刷朋友圈實在太有誘惑了。放棄本身能夠掩蓋很多困難,但是當你醒來的時候問題卻還是擺在那裡一動不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作家狄驤就曾經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他在餐廳碰到了兩個年輕人,年輕人A 說每天事情多到做不完,年輕人B 就問,那你怎麼不把工作帶回家做?

 

年輕人A 說:「我不想把工作帶回家,很多職場專家都說工作與生活要分開,適度的休息很重要,我覺得專家說得很有道理,所以我回家吃完飯洗完澡之後,什麼都不想,就呆在房間用電腦,上網看影片到12 點睡覺。」

 

年輕人B 也跟著附和:「沒錯沒錯,我最喜歡坐在沙發上看電視放空,再不然就是打開計算機上網,不過很奇怪,明明什麼也沒做,隨便混一下就不知不覺快凌晨了,每天都發誓要早睡,結果最後還是搞到三更半夜。」

 

其實想想好多人的下班生活,大家的生活經驗幾乎千篇一律。

 

我們下班之後寧願躺在床上刷手機、看綜藝、玩遊戲,也不願意去規劃人生,去學習,去工作,明明正當年富力強,卻成了不能思考和拼搏的殭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樣下去,你也只能越來越成為一隻無頭蒼蠅,自己覺得自己非常辛苦,但只是日復一日的浪費時間,最後一無所成。

 

30歲後你站在哪裡

取決於20多歲時做的努力

 

前幾天我打車,司機師傅一直在跟我抱怨社會上升渠道在收窄,普通人彎道超車的機會越來越少了。

 

我告訴他,其實人生就跟規劃出行是一模一樣的,當你做出決策之後就不能反悔了,你坐的車會把你帶到什麼地方,路上還會遇到什麼樣的人,什麼時候會堵車,會不會遇到車禍,會有太多太多的因素影響著你能走到哪裡。

 

真正決定你能不能到目的地的,是你在此之前做出的一個又一個的努力。

 

比如兩個人同時出行,有的人精心規劃路線,仔細的查閱實時地圖,選擇最快且不堵車的方式出行,努力的在車上讀書、工作,十年八年過去,進步神速,早早的到了自己的目的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可是有些人就不一樣,他們只是漫無目的的出發,別人上車他上車,別人下車他下車,上了車就發呆、睡覺。同樣是十年八年過去,他們絲毫沒有寸進,還在為「我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的基本問題而煩惱。

 

但是當大幕落下的時候後悔就來不及了。

 

當你再回首前塵,想起時間和人生不能重複的時候,希望你能想起我最初跟你說的那句話:

「年輕人,沒事兒就別老躺著了。」

 

15561817859265.jpg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上一頁

2/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