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民族很強大,曾壓制中國十二年之久,中國崛起后一舉將其滅國

根據《周書》所載:「突厥之先,出於索國,在匈奴之北。其部落大人曰阿謗步,兄弟七十人,其一曰伊質泥師都,狼所生也... ...」這個說法認為:突厥起源於匈奴以北的漠北索國,並且,是狼的後代,可見其生活之野性。

突厥是活躍於蒙古高原和中亞地區的游牧民族,早期時突厥族逐漸發展,勢力壯大后擁有了人數眾多的軍事實力。到了隋朝初期突厥族內部出現了分歧,分裂成了東、西兩部分,各自控制著北方大片的領土。隋朝末年社會動蕩不安的時候,東、西突厥又重新合併,勢力發展迅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時,他們已然成為了橫跨漠北、西域的強大民族,對中原地區更是虎視眈眈。

就在突厥興盛時期,隋末的農民起義軍風起雲湧,逐漸蔓延到了全國各地。此時的起義軍大大小小有上百支,其中,有三支強大的義軍脫穎而出,分別是:李密、翟讓領導的河南瓦崗軍,竇建德領導的河北軍,杜伏威領導的江淮軍。

為推翻隋王朝的殘暴統治,起義軍們殊死奮戰,浴血拚搏。公元617年,隋朝政權瓦解,各地起義軍也遭到了重創。之後,李淵、李世民父子乘虛而入,起兵反隋,竊取了農民起義軍的戰果。公元618年,李淵在長安建立了唐朝政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李淵、李世民起兵之際,突厥軍隊乘機打劫,南下晉陽,大肆搶掠。突厥的突然襲擊讓李淵父子大吃一驚,這股勢力不可小覷。李淵勢力正起,如果不穩住這個強敵,奪取天下將成為泡影。在這內亂外患的情勢下,李淵父子感到:要想勝券在握,就得暫時和突厥維護好關係。

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消除這股強大力量對自己的威脅。於是李淵、李世民父子和其部下的劉文靜商量對策,由李淵給突厥始畢可汗寫了一封「稱臣納貢」的信件,並備上厚禮,讓劉文靜前去與突厥談和。這件事看上去令人不齒,但是,歷史證明:李淵當時的選擇是非常明智的。

劉文靜見到突厥可汗,表達了李淵的態度:願意和突厥議和,一起攻打長安,奪得的土地歸李淵所有,金銀財物歸突厥所有。可汗聽之喜出望外,也正中下懷,為表誠意,可汗還送上了馬匹上千,並命令兩千騎兵隨劉文靜奔赴太原扶持李淵。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李淵、李世民父子抓住了突厥可汗只貪圖眼前利益的心思,最終,消除腹背受敵的隱患,更為奪取政權創造了有利條件。

長久以來,李淵給突厥納貢已經是忍辱求全,但是,利欲熏心的突厥可汗還是不滿足,得寸進尺,找各種理由讓李淵進獻財物。到李淵登基為止,給突厥獻上的貢物已經數不勝數,但可汗恃強凌弱,每每派人出使長安,都驕橫無禮。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一頁

1/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