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留房、留車、留錢,不如給孩子留這「8個字」

15540888152512.jpg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曾國藩曾對子女說:「餘將來不積銀錢留與兒孫。」他對他的學生李鴻章解釋自己的苦心時說:「兒女有出息,給錢有何用?兒女沒出息,給錢又有何用?」一個優秀的家庭、一對優秀的父母,並不是給孩子留多少存款,多少棟房子,多少輛轎車,而是通過言傳身教給他們多少人生智慧。 

 

第一,學會耐心地傾聽

 

人為什麼只有一張嘴,卻有兩隻耳朵?是為了告訴人們,要少說多聽。《史記》有句話說:「言能聽,道乃進」,就是告誡我們,只有認真傾聽別人的話,才能有所得。

 

但如今很多人都缺乏耐心,沒有耐心聽別人說完,總覺得自己說的才是最準確的、最有道理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其實沒有誰可以忙到連等待別人表達的時間也沒有,因此你缺的不是時間,而是素養。在對方一股腦兒的傾訴裡,可能有家長里短的嘮叨,是非曲直的糾葛,甚或衝動魯莽的衝撞,令你心生反感,難以接受。

 

然而,一個有修養的人,則應寬容大度,讓人把話說完,哪怕其中只有一句有益,也應視為精神營養。父母的行為具有示範、榜樣的作用。引導孩子學會傾聽,父母首先要傾聽孩子的心聲。

 

無論大人還是孩子,只有覺得對方能理解他,才能聽得進對方的話。在和孩子交流後,還要引導孩子認識傾聽的好處,從而讓孩子養成認真傾聽的好習慣。

 

第二,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閱讀的重要性人人都知道。熱愛閱讀可以改變孩子的一切,使孩子一生受益。

 

孩子喜歡閱讀勝過純粹的學校教育,勝過最高級的大學文憑。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讓孩子喜歡讀書是父母獻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也是家庭教育成功的標誌。那麼,究竟應該如何正確的閱讀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要讀經典。

經典之所以稱之為經典,就是其中的智慧、思想都是經過實踐檢驗了的,這是最值得後人學習與吸取的。

 

2、一書不盡,不讀新書。

就是說一本書沒讀完的情況下,不要急著讀另一本書。國學大師王國維說,「學習的境界要先入乎其內,再能出乎其外。」讀書更是這樣,一本書,你要先能沉浸進去,你才能最終從中獲得有價值的東西。

 

3、不能死記硬背。

曾國藩曾對兒子說:「凡讀書,不必苦求強記。只須從容涵泳,今日看幾篇,明日看幾篇,久久自然有益。」也就是說讀書沉浸其中,其實應該是一件非常輕鬆愉快的事,不要當成任務來死記硬背。

 

4、勤做筆記。

要把讀書時的所感所想,不論是心得體會,還是疑惑不解的地方,都要能隨手記下來,這樣才能有助於讀而後學。

 

第三,可以和任何人溝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可能很多人會發現,中國家庭親子關係有個特點,就是幾乎沒什麼感情交流。

 

父母也好,孩子也好,為對方做了什麼,基本不說出來,心想著只要問心無愧就好,說白了這就是缺乏溝通的表現。

 

有人曾說:「在這個年頭你要出人頭地,說穿了沒什麼大學問,就是敢表達自己,讓別人充分瞭解你的長處,你才能被人賞識,才有可能成功。」這話雖然有些以偏概全,但也有一定道理。

 

沒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就無法深入現實社會,也就會失去很多個人發展的機遇,更重要的是也容易造成家庭的不幸福。所以在家庭教育中,要想讓孩子學會與人溝通,先從自身做起,學會與孩子溝通交流。

 

第四,學會獨立解決問題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父母甚至把孩子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許多父母的頭等大事。而成功教育的第一步,莫過於讓孩子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現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獨生子女,不會做飯,不會洗衣,不會換燈泡,這不是什麼高貴的表現,而是不懂得照顧自己,不會動手做事,不會獨立解決問題。獨立面對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現代社會每一個人必須具備的生存能力。

 

要想讓孩子具備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應放手讓孩子獨立分析、解決自己遇到的問題,遇到事情要冷靜,積極設法解決問題,而不是消極的等待。

 

或許在此過程中,孩子會做得不十分恰當,但是就是在這些小事的處理過程中,孩子才漸漸成熟起來。家長要引導孩子獨立思考、勇於實踐,幫助他們不斷地成長起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一頁

1/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