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太現實了,拚命回答我有用,是唯一留下的方法

那些不遠千里跑到新加坡,把一切助力都拋棄,獨自拼殺的人,你們還好嗎?喝酒時,一個主管朋友感慨:「來新加坡10年了,銀行裡竟然沒存款,辭職都不敢,聽上去真像個笑話。」瞅瞅他腳上正光瓦亮的皮鞋,再瞅瞅自己的人字拖,也抑鬱了。

當你撐不下去的時候,找個時間面對自己,回望初心......

走人生路就像翻山,翻了一座發現前面還有一座更高的,等到山翻的差不多,內心了悟的時候,大約生命也快走到盡頭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初我們離開家鄉的時候,無不帶著一顆拼搏的雄心壯志,想要在異國他鄉奮鬥出一片天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現在,表面看起來還是很光鮮,吃喝不缺。也僅僅是吃喝不缺而已。如果拿著經典問句問一問:有沒有車、有沒有房、存款多少?

大概只能回答一句: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剛來的時候, 常常因為拿著1:5的匯率的薪水而興奮。頂著一顆拼搏的心,一邊奮力適應夾雜著福建話、廣州話、馬來語的英文和華文,吃著怎麼都不對胃的「亞洲美食」,一邊跟工作死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心想著,奮鬥幾年,不說衣錦還鄉,回國的時候,總能夠有拿得出的說法面對七大姑八大姨的追問了吧?

事實上:除了更加新加坡化了,我們還是來時的我們,赤貧一身一無所有。

「3000新的工資算起來有1萬5人民幣呢,可是房租800,吃喝交通費1000,衣服、禮物、日常用品500,偶爾給爸媽打點錢,過年回家再帶些禮物…… 基本上就存不下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想要在新加坡工資多賺一點,等升職是沒有用的。新加坡政府已經把政策給規定死了,必須優先新加坡人。實際上,在職場上,只做到比新加坡本地人強一點點的話, 外國人升職的可能性幾乎沒有,除非你真強過他們很多很多很多。

哪個在新加坡混職場的中國人,手上沒有幾個獵頭公司的電話呢?「想要加薪,跳槽才是最快最方便的解決方案。」30歲的李先生從本科畢業就來了新加坡,工作了6年。

「一開始,我在新加坡一家大型IT公司一直做了3年,幾乎就成了老闆(新加坡人普遍把上級叫老闆)的代言人,所有項目都是我帶著做,等到 有職位空出來的時候——我的新加坡同事升上去了。後來,又有一個機會,又被能說會道(光說不做)的印度新移民同事搶了。」

他頂著壓力到處發簡歷,最終跳到一家歐美公司,薪金漲了近一半。 跳槽加薪,再跳槽再加薪,成了在大部分在新加坡打拚的中國人必經之路。

作為全球工作時長最長的國家,新加坡的實際工作效率其實並不高。

「工作早做完了,只是 老闆不走你就不能走啊,他們效率低你得陪著,他們想跟自己的老闆掙表現你也得陪著。這就是新加坡的職場文化!」

                       

                               

   

       

   

那些不遠千里跑到新加坡,把一切助力都拋棄,獨自拼殺的人,你們還好嗎?喝酒時,一個主管朋友感慨:「來新加坡10年了,銀行裡竟然沒存款,辭職都不敢,聽上去真像個笑話。」瞅瞅他腳上正光瓦亮的皮鞋,再瞅瞅自己的人字拖,也抑鬱了。

當你撐不下去的時候,找個時間面對自己,回望初心......

走人生路就像翻山,翻了一座發現前面還有一座更高的,等到山翻的差不多,內心了悟的時候,大約生命也快走到盡頭了。

當初我們離開家鄉的時候,無不帶著一顆拼搏的雄心壯志,想要在異國他鄉奮鬥出一片天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現在,表面看起來還是很光鮮,吃喝不缺。也僅僅是吃喝不缺而已。如果拿著經典問句問一問:有沒有車、有沒有房、存款多少?

大概只能回答一句: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剛來的時候, 常常因為拿著1:5的匯率的薪水而興奮。頂著一顆拼搏的心,一邊奮力適應夾雜著福建話、廣州話、馬來語的英文和華文,吃著怎麼都不對胃的「亞洲美食」,一邊跟工作死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心想著,奮鬥幾年,不說衣錦還鄉,回國的時候,總能夠有拿得出的說法面對七大姑八大姨的追問了吧?

事實上:除了更加新加坡化了,我們還是來時的我們,赤貧一身一無所有。

「3000新的工資算起來有1萬5人民幣呢,可是房租800,吃喝交通費1000,衣服、禮物、日常用品500,偶爾給爸媽打點錢,過年回家再帶些禮物…… 基本上就存不下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想要在新加坡工資多賺一點,等升職是沒有用的。新加坡政府已經把政策給規定死了,必須優先新加坡人。實際上,在職場上,只做到比新加坡本地人強一點點的話, 外國人升職的可能性幾乎沒有,除非你真強過他們很多很多很多。

哪個在新加坡混職場的中國人,手上沒有幾個獵頭公司的電話呢?「想要加薪,跳槽才是最快最方便的解決方案。」30歲的李先生從本科畢業就來了新加坡,工作了6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一頁

1/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