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烽火台如何傳遞軍情?並不只是放放狼煙!

在古代,烽火台如何傳遞軍情?並不只是放放狼煙!漲知識:古代的烽火台如何傳遞軍情?

唐代詩人杜甫有首著名的短詩《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這是一首離亂憂國思親詩。安史叛軍攻陷長安,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太子李亨在靈武(今屬寧夏)即位,是為唐肅宗。杜甫聞訊,將家屬安頓在都州,隻身一人投奔肅宗朝廷,結果不幸在途中被叛軍俘獲。次年(公元756年)春,身處淪陷區的杜甫目睹了長安城一片蕭條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寫下了這首傳誦千古的名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詩中的「烽火」,是古時邊防報警的煙火,這裡指安史之亂的戰火。古時邊防傳遞軍情報的煙火,就是由烽火台來完成的。那麼,在古代,烽火台是如何傳遞軍情的呢?

「烽火」,古代邊防報警的兩種信號,白天放煙叫「燧」,夜間舉火叫「烽」。烽火台又稱烽燧,俗稱烽堠、煙墩、墩台。古時用於點燃煙火傳遞重要消息的高台,系古代重要軍事防禦設施,是為防止敵人入侵而建的,遇有敵情發生,則白天施煙,夜間點火,台台相連,傳遞消息。烽火台的狼煙,是雖古老但行之有效的消息傳遞方式,所以,一直使用了兩千多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烽火台建在邊境線上,或五里,或十里一座,距離不一,根據地形,以形影相見為準。「唐法,凡邊城候望,每三十里置一烽,須在山嶺高峰處,若有山岡隔絕,地形不便,則不限里數。要三烽燧相望。若臨邊界,則烽火外圍築城障(《武經總要》)。」

每座烽火台派有數名士卒專司管理。一旦某個烽火台發現敵情,就立即以烽火向鄰台報警,這樣烽烽相傳,一座接一座地用烽火為信號,一直傳遞到邊郡守軍,根據烽火所表示的敵情,立即派兵抵抗。

古時的烽火,就相當於後來的旗語,敵情不同,烽火亦有變。《墨子·號令篇》:「望見寇舉一棰,入境舉二棰,押廓舉三棰,入廓舉四棰,狎城舉五棰,夜以火皆如此。」此處棰即指柴籠,也即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宋人編撰的《武經總要》中則稱,「凡賊入境,馬步兵五十人以上,不滿五百人,放烽一炬。得蕃界事宜,又有煙塵,欲知南入,放烽兩炬。若余寇賊五百人以上不滿三千人亦放兩炬,番賊五百騎以上,不滿千騎,審知南入,放烽三炬。若余寇賊三千騎以上,亦放烽三炬。若番賊千人以上不知頭數,放烽四炬,若余賊一萬人以上亦放四炬。其放烽一炬者,至所管州、縣止。兩炬以上者並至京。」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一頁

1/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