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水之戰:千名女真騎兵踐踏數萬西夏大軍

1122年,源自東北亞山林的女真部落聯盟興起。在不長的時間內,他們就擊敗了長期壓在自己頭上的遼國軍隊。隨即以摧古拉朽之勢,掀起了終結遼帝國的全面戰爭。這場事關東亞大陸新格局的戰爭,很快就從遼國波及到了周邊的幾乎所有政權和族群。其中自然也少不了依靠遼國保護的小國--西夏。

雖然西夏曾在其最大的歷史機遇期內,遭到遼帝國的直接或間接打壓。但實力衰微后的黨項統治者,很快就發現自己無力挑戰契丹人的東北亞霸權。甚至還需要在遭遇北宋的整體戰攻勢后,藉助強大的遼國自保。加上非常典型的貿易需要,讓西夏在12世紀時已淪為契丹人的實際保護國。以至於在當時的黨項統治者也有了一種認知:若遼國覆亡,西夏將失去可以擁抱的大腿。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位多年的李乾順 長期靠遼國的保護來對抗北宋

 

因此,當契丹軍隊在女真人面前節節敗退,西夏方面很快就考慮進行軍事援助。而且因為金兵的發展速度過於迅猛,戰場很快就從遼國的上京-中京地區,推進到了帝國邊緣的南京和西京。西夏可以不憂慮其他地方的混亂,卻不能坐視西京的毀滅。因為那裡就靠近西夏人所在的河套與陰山地區,也是黨項人同契丹貿易的主要據點。

這年3月,軍事水平極差的遼國天祚帝已經徹底走上了求生之路。依靠契丹人保留的游牧習俗和自己的狩獵愛好,他選擇一路奔到靠近西夏邊境躲避。在期望南京守軍能夠頂住金兵的同時,準備從西部的各種藩屬勢力中徵集反攻兵力。西夏皇帝李乾順便派出首批5000人的軍隊東征,準備幫助遼軍防禦西京。由於北宋也在同一年開始北伐幽州,所以西夏軍隊就成為了遼國當時可以依靠的最大外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宜水之戰就發生在陰山附近的夏遼邊境

 

但金軍方面也很快追擊而至,並且以最快速度迫使西京投降。近乎絕望的天祚帝,只能向北跑到陰山地區躲避,做起了徹頭徹尾的游牧皇帝。尚未趕到西京的黨項軍隊,只能直接北上增援。李乾順預感金軍不好對付,派出了大將李良輔統兵,還將部隊數量增加到30000人。對於當時已經敗落的西夏而言,這個級別的遠征軍已不是個小數目。

在金國方面,一邊加緊對南京地區的攻略,一邊派出先頭部隊追趕天祚帝。作為開國重臣的完顏婁室,親自率領少量騎兵前出。因為只要能活捉天祚帝,就能讓更多堅持抵抗的遼國郡縣投降。但因為早期女真部落的人口實在有限,完成攻城略地之餘的追擊兵力也並不充足。結果,當金人首次遭遇素未蒙面的西夏部隊,立刻面臨以寡擊眾的不利局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堪稱早期金國悍將典範的 完顏婁室

 

儘管在很多後人眼裡,黨項與女真都以騎兵優勢霸凌宋人步兵,但兩者的作戰風格還是有很大區別。

完顏婁室麾下的少數力量,幾乎全部為騎兵組成。他們以50人為一個基礎分隊,構成若干精悍的野戰軍。每個分隊中有2/5的具裝重騎兵和3/5的披甲弓騎兵組成。在戰鬥中習慣組成騎兵方陣,直接突擊對手的薄弱環節。無論對手是契丹人的各色騎兵,還是諸如奚人、漢兒或渤海叛軍這樣的步騎兵混成戰隊,都難以擋住他們的衝擊。而且女真人在初戰不利的情況下,也不會輕易選擇撤退。他們往往會在短暫的休息和重組后,接著上陣廝殺,慢慢消磨對手的體力和戰鬥意志。

 

雖然數量有限 但女真騎兵的戰鬥力遠勝黨項

 

相比之下,西夏國內最好的騎兵也很難同女真精銳相提並論。由於已經習慣了在大國的夾縫中生存,裝備並不精良的他們也非常注意控制己方部隊的損耗。在幾乎同樣的情況下,女真人選擇堅持再戰,而西夏人則可以迅速轉進。他們無法像金人一樣為重騎兵配備多匹備用乘馬,也沒法為每個精英騎手都配備一名打雜的扈從。許多弓騎兵幾乎沒有任何護具,連重騎兵裝備也沒法和女真的同行們比肩。

何況在經歷了與北宋的無休止消耗后,西夏的兵源素質和武器裝備都進一步出現退化。越來越多的徵召兵被用來替代早年的部落精英,戰術選擇和戰場執行力也隨之持續下降。所以,西夏軍隊在低水平對抗中,日益依仗戰鬥力較差的步兵。若是沒有城寨幫助自己據守,則只能選擇山川或河流來做自然屏障,發揮自己境內多山的最後一點特色。更多的防禦戰和伏擊戰,取代了過往的攻勢突擊與遠距離奔襲。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一頁

1/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