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父母用5句話搞定做錯事的孩子,效果比打罵、懲罰強100倍

心理學家說:孩子是在不斷嘗試錯誤中成長的。

特別在6歲前人格品質形成的關鍵期,父母越是極大限度地鼓勵孩子試錯,越容易幫助孩子養成獨立自主的好品質。

即,沒有不犯錯就長大的孩子,那麼,對父母來說,我們不僅需要給孩子試錯的機會,同時還需要允許孩子犯錯。

而且,孩子犯了錯,父母還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要做,那就教育孩子,引導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改正。

 

遺憾的是,很多父母經常秉持的是犯了錯就打的觀點是:「沒有什麼教育問題是一頓打解決不了的,不行就兩頓。」

這對孩子成長來說,是不利的,因為孩子會認為自己不應該、不能犯錯,也害怕犯錯,同時也會破壞親子之間的關係,不利於親子溝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孩子做錯事,這5句話記得說

1、關注孩子的情緒——詢問孩子「你覺得怎麼樣?」

孩子要去端桌子上的牛奶,卻不小心將牛奶灑得滿桌子都是。

這時,父母和孩子都可能會嚇一跳,這時,不妨將孩子抱離現場,問問孩子「有沒有受傷,感覺怎麼樣?」或只是簡單的一句「被嚇了一大跳吧?」都能極好地安撫到孩子的情緒。

孩子意識到父母的態度是平和的,最起碼他不用擔心父母會不管不顧地訓斥自己一頓。甚至他還可能委屈地哭出來,發泄一下內心的恐懼。

接下來他才可能願意告訴你發生了什麼事,畢竟,關係的建立是良好溝通的前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了解事情經過——詢問孩子「你想要做什麼?」

哪怕是我們親眼所見,也不一定是事實。請一定要給孩子一個說話的機會。

聽聽孩子的訴說,去了解他為什麼要去這樣做,到底想要做什麼。

比如,牛奶別打破,媽媽會認為孩子人小逞能,但孩子可能是想要去幫媽媽的忙。

雖然是同樣的結果,但初衷是不同的。

父母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很可能一杆子將孩子的熱情打散,之後他可能再也不會做類似的事情,比如,給爸爸媽媽遞電視遙控器,將餅乾分給小朋友吃等等。

 

3、善後和解決問題——詢問孩子「現在怎麼辦?」「有什麼好辦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接下來,父母就需要引導孩子思考怎麼去解決放下的問題了。

不妨帶著孩子看看「事故現場」,桌子上一片狼藉,地上也開始滴答滴答地流牛奶,父母可以求助一下孩子,「這下可糟糕了,怎麼辦呀?」跟孩子一起頭腦風暴一下,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

請記得,別一上來就給孩子出謀劃策,告訴孩子怎麼去做,發動孩子開動腦筋,想辦法解決,才能更好將孩子帶入進來,讓他有參與感,有主人公意識,才能更好培養孩子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今後遇到同樣的事,他才不會束手無策。

 

4、後果分析——詢問孩子「下次你會怎麼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一頁

1/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