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我除了養大一個孩子,也慢慢變成了一隻鴕鳥」

「這些年,我除了養大一個孩子,也慢慢變成了一隻鴕鳥」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作者:凌想

我們是母親,但我們首先是一個人。

我養大一個孩子,其餘一事無成

01

這幾年,我不止聽過一個媽媽說過這樣的話:想想這些年,除了養大了一個孩子,我好像什麼都沒幹。

說這句話時,這些媽媽的臉上多少都會流露出一絲失落,一絲不甘。

聽這句話時,我總是心有戚戚,因為自己曾經也有過類似的感慨。

我記得,自己懷孕后,身體不如平時那麼舒服,順理成章就對自己放鬆了要求:工作上差不多就行了,現在的重心是養育孩子——我這麼告訴自己。

及至孩子出生後頭兩三年,我也不如以前那麼有幹勁,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做得還不錯,但我心裡清楚,在工作和個人成長上,自己用了幾分勁。

那幾年,我試圖說服自己:這樣歲月靜好的日子也不錯。

一個女人,有了孩子,照顧孩子、家庭已經焦頭爛額、身心疲憊,事業上又沒有太大的野心,混個中流偏上就可以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孩子大一點,好帶一些了,就學學古琴,玩玩攝影,陶冶一下性情——這樣過日子也挺好。

奮鬥來折騰去,不就是為了歲月靜好嗎?

現在就可以做到啊。

然而那幾年,我的焦慮和迷茫一直如影隨形。

我騙不了自己。

我想把日子過得有趣,然而這種小情小趣讓我覺得越來越無趣,整個人也慢慢變得像白開水一樣寡淡乏味。

我意識到自己在縮小舒適圈,縮到家庭那麼小,自成一個小天地。

外面的世界已是風起雲湧,這樣的歲月靜好是那麼單薄,經不起風吹雨打。

回顧那幾年,除了養大一個孩子,好像沒有做什麼值得一提的事情。每每年終回首,總覺乏善可陳。

朋友相聚,好久不見,問起近況,三個字就足以概括一大段時光:還那樣。

都說平平淡淡才是真。我隱約感到:此平平淡淡非彼平平淡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02

是什麼時候開始改變的呢?

當焦慮變得無以復加的時候。

當發覺年紀漸長,再不有所改變,這輩子就不過如此的時候。

曾經和行業里的一位前輩聊天。

他的人生前46年一直過得無知無覺、隨波逐流,直到46歲那年,他被現實逼得走投無路,方才驚醒,意識到如果再這麼過下去,即將到來的退休生活會是什麼樣的,就是一個沒有存在感的人。

他開始轉變,改變工作態度,改變孤傲的性格,創造機會,抓住機會。

如今,他已經退休好幾年,卻過得比上班時還精彩,是幾所大學的客座教授,幾家公司的顧問。

他對我說,很多人都喜歡待在舒適圈裡,不願意成長,因為那很辛苦,還會痛,但生活會一步步緊逼。

為了逃避生活的逼迫,很多人會把舒適圈縮小,確保自己還能待在裡面。

就這樣,生活一步步緊逼,舒適圈一點點縮小,人的生命力也越來越單薄,最終薄成了一張紙,不堪一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幾年前的這一席話,我記憶至今,每當自己想偷懶,就會提醒自己,是不是在縮小自己的舒適圈,要不要讓生命力單薄成一張紙?

 

03

說幾件我身邊的小事吧。

每周末,我會去一所高校上心理學的在職課程。課堂上,總會看到有媽媽帶著孩子一起來上課。

媽媽在一邊聽課,孩子就在旁邊靜靜地寫作業,玩玩具。

這樣的畫面沉靜無聲,卻讓我很是觸動——有這麼多不放棄自己的媽媽。

這個課程我上了兩年多。這兩年多,每個周末,我一天用來陪孩子,另一天用來上課。

有時候孩子沒人看,我也帶著橙子一起去上課。

帶上小畫書、零食、作業,我聽課,橙子就在旁邊吃吃喝喝,讀讀玩玩,或者趴在桌子上睡一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一頁

1/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