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例冷凍遺體,等待50年後起死回生

「媽媽,你沉睡在大地零下100多度的低溫里。再見面,最短也是50年以後。雖然這是科學家給出的預言,預言也有可能落空,實驗也可能失敗。但,總還有希望不是嗎?媽媽,我們最後一刻也沒有放棄,不是嗎?」

——這是一名女孩在母親去世之後深情而奇特的表白

死亡

開始復活的第一步

2015年5月30日下午5時許,61歲的胰腺癌患者杜虹躺在病床上,已進入彌留階段。

隔壁房間,兩名來自美國的外科醫生已經等待了8個小時,事實上,他們從5月19日開始就在為這一刻待命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下午5時40分,杜虹平靜地離開了人世。兩名美國醫生第一時間向杜虹體內注射了抗凝劑、抗菌藥物、抗血栓藥物,防止血液凝固,並用特製設備按壓心臟,保證血液繼續循環。

隨後,杜虹的遺體被放入裝有冰塊的木質棺材中,迅速轉移到手術地點,耗時約1小時。接下來是灌流,由於人體細胞中含有大量水分,冰凍過程中水分凝固會形成冰晶,極易刺破細胞,造成巨大傷害,所以冰凍技術的要點是使用冰點更低、不容易結晶的保護液代替水分,達到脫水的效果。

美國醫生首先用稀釋過的保護液,逐步替換遺體中殘留的血液。隨後,使用儀器打開遺體頸部的總動脈和總靜脈,形成一個液體輸入的迴路,輸入保護液,隨後開始重頭戲——替換頭部殘留的血液。

替換過程比較漫長,醫生會逐步加大保護液的濃度,從動脈輸進頭部。當人體內保護液濃度達到遺體保存要求后,繼續監測靜脈輸出液體中保護液的濃度,當輸出液體的保護液濃度與輸入濃度一致時,表示頭部水分已完全被替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灌流超過4個小時,整個過程需要在冰凍低溫接近0攝氏度的情況下完成。此後需要將遺體進一步降溫。工作人員使用-60℃的乾冰對遺體逐步降溫,最終將遺體保存在一個-40℃左右的冰棺當中。至此,遺體冰凍的初步流程完成。

接下來,杜虹的遺體會在冰凍狀態下被送到位於美國洛杉磯的Alcor總部(全球最大的冷凍人體研究機構之一)。遺體頭部將被分離保存在-196℃的液氮環境特殊容器中。

在此後的漫長歲月中,工作人員將按期添加液氮,保證杜虹的頭部長期保存。按Alcor科學家的樂觀估計,50年後的科學技術也許就能讓杜虹解凍頭部、再造身體,也就是——復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玩笑

「我也把身體冷凍起來吧」

杜虹,重慶市知名兒童文學作家,今年5月30日去世,享年61歲。

2013年底,杜虹到醫院做過一次全面體檢,報告顯示一切正常。然而僅10個月後,去年10月她因胃痛再到重慶本地一家醫院檢查,彩超結果顯示「胰腺佔位」。

當時陪杜虹去醫院的,是她28歲的女兒張思遙。「醫生看了報告單后,表示想和我單獨談談。」張思遙說,當時母親就是不答應,堅持要求知曉病情,為此母女倆還在醫院吵了一架,最終是張思遙妥協了。

「胰腺癌三期,去更好的醫院看看有沒有手術的可能吧。」醫生最後這樣說。張思遙悄悄地上網查詢,胰腺癌被稱為癌中之王,會以極快速度奪走生命。

此後,張思遙陪母親走遍了北京最好的醫院,得到的回答基本一致:腫瘤包住了主要血管,杜虹的情況並不適合手術。僅有的一家表示可以試一試的醫院,連1%的成功率也不敢保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最終,杜虹放棄了手術,選擇了放化療。去年12月到今年3月初,杜虹的病情還算穩定,平時有空還能在家練練書法,和女兒一起逛逛花市。春節期間病情好轉,杜虹還和女兒一起到女婿魯辰的家鄉深圳過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一頁

1/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