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一個普通電信員工眼中的通信變遷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電碼本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無線電報

90年代初,樂山成立了「126」尋呼台,作為到尋呼台的第一批元老,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當時全市第一批BP機用戶我能做到聽聲識人,只要一開口就能準確地叫出名字和號碼,不是記性有多好,主要是用戶太少!剛開始的BP機有兩個標配,一是別在腰上的小機器,二是藏在包里的翻譯本,首批的BP機只能顯示數字,除了回號碼外有時簡單的事情就翻譯成數字發出去,用戶收到后還得翻出小本本再翻譯一下,或者打電話到尋呼台來諮詢!後來第一批MOTOLLA中文BP機誕生啦,線條流暢,造型優美,當時能擁有一台MOTO中文機那是非常值得炫耀的一件事!BP機也開始出現了一個洋氣的名字「call」機,call機一響,「嘿」中文的,那眼神誰看誰羨慕!尋呼當時是最選進的通信工具,也是郵電局最創收的業務,所以導致在郵電分營時首選了利潤最好、無負債的以尋呼為主的「國信公司」!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樂山126尋呼台照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曾經風靡一時的BP機

1994年4月,樂山首批大哥大上市啦,當時在無線分局的我參與了這歷史性的一刻,當天的首售「三個離譜」,首先價格高得離譜,一口價「27000」元,不講價還俏得不行!第二手機重得離譜,一個起碼兩三斤,那時的手機為寫碼機,號碼直接寫在手機上,為了找一個號碼,我們跑庫房揮汗如水全部當搬運工;三是體型大的離譜,大如磚頭一般,所以當時的手機套也很特別,每個套子上面都有一個洞,方便長長的天線支出去。不過當時的手機要的就是一個「大」字,不然怎麼叫「大哥大」呢!談生意時,「哐」往桌上一放,那氣場不擺了,所以不久後有個廠家給我們推薦摺疊小手機時,我們當時是嗤之以鼻的,理由為「這麼小人家打電話都看不見」!哈哈哈!!!那時最喜歡穿著印有「大哥大、BP」機的文化衫在街上招搖!銷售大哥大那天的日子讓我永生難忘,那麼貴的手機當天賣了200名台,預放了400多個號,為了慶祝旗開得勝,我們無線分局全體成員出去吃了頓好吃的,結果嚴重吃蝦過敏臉腫成了豬頭被直接送進了醫院,這也讓我在以後長達二十年的時間裡見蝦色變!

▲郵電時期的BP機、大哥大文化衫照片

▲大哥大是個人身份的象徵

後來親身經歷了郵電的每一次體制改革,先去了以尋呼為主的國信公司,不久和聯通合併進入聯通公司,2008年C網剝離又到電信公司。在經歷通信業不斷改革中,我眼中的通信工具正迅速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電報、BP機迅速地退出了歷史舞台,手機、網際網路進入了飛速發展的年代,還清楚記得第一台MOTO智能手機培訓時的場面,老師講得非常生動,讓我們千萬要記住那個叫「安卓」的卡通小機器的造型,他說在以後很長一段時間這個「安卓」小機器人將陪伴在你的身邊。短短几年時間,智能手機已經全面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世界一下變得很小,全在一台小小的手機里!

陪伴著我的青春年華一路走來的通信世界,未來又會帶給我們怎樣的驚喜,我很期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厲害了我的電信,

厲害了我的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上一頁

2/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