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家務和不幹家務的孩子,長大后差別這麼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你越不捨得用孩子,孩子就越不中用。

◆ ◆ ◆

作者:小禾媽

 

最近看到一個媽媽的朋友圈,點贊爆棚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位媽媽有個10歲的女兒,懂事得讓人心疼。

她一個人放學回家,一個人去菜市場買菜,一個人麻溜做飯。

 

你可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可小女孩的父母可都是海寧市中醫院的醫生,自己還是獨生女。

爸媽上班忙,下班又晚,懂事的她主動包攬了做飯這件事,從洗菜、切菜、到做飯,不慌不忙,井井有條,感動的媽媽在朋友圈曬起貼心的女兒。

張曉紅沒想這一曬,點贊爆棚,評論無數,還引發了熱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很多人羨慕這位媽媽有如此懂事能幹的女兒,但我同時聽到一個值得我們反思的痛點:

有網友說,自己是80后,小時候也經常幫爸媽做飯、做家務,為什麼看來稀鬆平常的事,在30年後的今天,一個孩子做飯會變成新聞?

五一勞動節的時候,和幾位寶媽在群里討論,要不要讓孩子做家務?

有人說,孩子那麼小,哪裡捨得讓他們幹家務,萬一磕到碰到怎麼辦?

也有人說,讓孩子學這些幹嘛,他只要把學習搞好,將來考個好大學就行......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再苦不能苦孩子,孩子只要學習好」已成為很多父母的共識。

所以,這位媽媽放手讓女兒做飯的事,無異於一股清流,才得以在網上發酵。

其實,真正愛孩子的父母,都捨得用孩子,「只知道疼愛孩子,不捨得用孩子」已成為當今父母愛孩子的誤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這套浦東的房子280平,是我23歲的兒子送給我的,你們的兒子會買房子給你們住嗎?他可能還指望你吧?」

這是一位猶太裔上海媽媽面對鏡頭時的原話。

這位媽媽可不是吹牛,在她的教育下,兩個兒子不到30歲前就成了億萬富豪,成功的同時,還孝順母親。

到底什麼樣的教育,養育出優秀且孝順的孩子,我們可以看看沙拉的故事。

 

照片中的女子,就是沙拉·伊麥斯,雖有著外國人的面孔,卻是土生土長的上海人,離婚後,她帶著三個孩子前往了以色列。

掙錢讓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一直是她的頭等大事。

語言不通的她只能選擇去自己創業,歷經波折后,她想到了賣春卷。

有著中國式媽媽慣常思維的她,一邊賣春卷,一邊帶孩子,即便再苦再累,從不捨得讓孩子搭把手。

所以,她的日常是:每天送孩子去上學,趕緊開始做春卷、賣春卷。

當孩子放學后,沙拉就不再營業,而是在小爐子上給孩子們做晚飯。

「媽媽再苦再累也沒關係,只要你們能好好學習」,這是沙拉對孩子寄予的唯一厚望。

雖為生活、為孩子疲於奔命,但在沙拉看來,這是一種快樂的付出,沉浸在這種氛圍中的沙拉,有天卻因鄰居的一席話而驚醒。

那天,當3個孩子和往常一樣,圍著爐子坐等開飯時,鄰居過來大聲訓斥:「你們已經是大孩子了,應該學會幫助媽媽,而不是像廢物一樣,看著媽媽忙碌。」

說完又對沙拉吼道:「別以為生了孩子你就是母親......」

明明已經精疲力盡,卻被別人指著鼻子罵自己不稱職,委屈的沙拉忍不住直掉眼淚。

鄰居解釋說:「在以色列家庭,孩子都是需要參與家務勞動的,從來沒有免費的午餐和照顧,你這樣不是在愛孩子,而是在害孩子。」

 

聽了鄰居的話,沙拉決定讓孩子參與賣春卷,從中得到酬勞,兩個兒子的表現讓她驚喜。

二兒子直接將春卷批發給了學校餐廳,薄利多銷,賺取了利潤。

大兒子的方法更出人意料,他借免費品嘗春卷的噱頭,在學校開展了由他主講的「帶你走進中國」的講座,前提是需要購買入場券。

沙拉說,難以相信在短短數日內,之前只會黏著她撒嬌的娃娃,搖身一變為精明的小猶太商人。

除了讓孩子們賣春卷,沙拉還專門設計了值日表,讓孩子幫忙洗衣、做飯、打掃衛生,可以說,家務是孩子們的必修課。

在媽媽「冷酷」教育下,孩子們不僅感恩媽媽的辛勤付出,更是從小就找到了今後人生的方向,善於經商的兩個兒子,不到30歲就擁有了億萬資產,女兒也當上了出色的外交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一頁

1/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