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的教育,竟然藏在這個不起眼的地方!99%的父母都忽略了……

有人說,從一個人拿筷子的樣子就能看出他的出身,一個人在吃飯時不經意流露出來的舉止最能看出他的修養與內涵。

 

這句話說得真是太對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相信很多人都在餐廳遇到過這樣的「熊」孩子:

 

食物亂丟,杯盤弄得亂響;

在盤子里撥來揀去,只扒自己喜歡的菜吃;

跑來跑去,從客人身邊擠進餐桌;

……

 

通常,我們的第一反應是:這孩子沒什麼教養。沒有教養的孩子,實在不怎麼招人喜歡。

 

禮儀教養不是高高在上的,它就藏在飯桌這樣的細節之處。家長可以給孩子立幾條「餐桌規矩」,比如用餐前,長者先,幼者后;吃菜的時候不翻揀盤中食物;夾了一塊食物就不能再更換了;吃飯的時候不許玩手機等等。

 

這些在飯桌上的「小」動作雖然不經意,透露的卻是孩子的風度和修養。

 

餐桌,讓孩子學會自理

孩子3、4歲的時候,基本就該自己吃飯了,給孩子一把小勺子,然後就不要過多地去干涉他了,吃什麼、吃多少,都讓孩子自己決定。

 

當孩子不願意再吃的時候,就放他一邊玩去吧,千萬別逼他多吃,或者端個碗在屁股後頭跟著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因為這樣既不利於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也會讓孩子喪失獨立自主的能力。很多青春期過度肥胖的孩子,往往與此有關。

 

如果孩子明明沒有吃飽,為了貪玩而不再吃,那麼過一會兒他就要挨餓。因為那是他自己的選擇,他必須自己承受後果,真正嘗到苦處,下一次就不會重犯。

 

孩子的生活是他自己的生活,不管現在還是將來。所以孩子必須學會獨立自理的能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餐桌教育,父母切記一定不要做餐桌上的審判官,也不應成為孩子的保姆,讓孩子作回自己的小主人,和孩子平等的交流,這樣才能發揮其作用。

 

教育孩子是個慢工出細活的過程,孩子身上的每一個好習慣、好品行,都是無法速成的。

 

人的身心發展遵循順序性、階段性和不平衡性,任何「揠苗助長」的行為都是不靠譜的。教育有時候,更多的需要家長們的耐心和不懈的堅持。

 

若把每個孩子比喻成一棵樹,這棵樹要等來花開結果的前提必然是有人已早早為它修過枝、澆過水、施過肥、殺過蟲了。

 

一切就緒,我們方能助孩子等來花開、結出碩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上一頁

2/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