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禁62年,否則它應該能拿奧斯卡最佳影片!2012年才悄然解禁……

昨天和幾個搞電影攝像的朋友聊天,大家紛紛表示,如今的奧斯卡更傾向於那些攝影技術高超和符合白左價值觀的電影。

比如《敦刻爾克》和《至暗時刻》。

但我還是更喜歡20年前的奧斯卡,那時候的電影沒有過多的政治傾向,但充滿對人性的解析和挖掘。

牆妞今天要為大家推薦一部1950年上映的國產老電影。

它的故事非常非常打動人,甚至看完會讓人有些感動而酸楚的百感交集。

儘管它拍攝於1950年,儘管它片長3小時,儘管它被禁了60年,直到2012年才悄然解禁。

但它依然是一部好電影,而且幸運的時候我們還可以看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它就是——《武訓傳》。

從上映開始,它就經歷了毀譽參半的波折命運。

1950年,在《武訓傳》上映之初,在社會上引起轟動,群眾好評如潮,報刊熱烈討論,一時洛陽紙貴。

在紅極一時之後,迅速遭到了全國性的猛烈批判,成為新中國成立后第一部被「禁」的電影。

直到2012年春,《武訓傳》悄然解禁,在正版DVD的封套上含蓄地寫著:供研究使用。

解禁后,有人曾這樣評價《武訓傳》:

如果沒被禁,這電影在當時估計能拿奧斯卡最佳影片。

雖然我不知道這樣說是否有些言過其實,但從故事的角度講,武訓的故事可以比肩《辛德勒名單》《肖申克的救贖》等一系列奧斯卡獲獎故事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片由真實的歷史事件和人物改編。

《武訓傳》的主人公武訓是一名乞丐,原名武七,目不識丁,沒錢沒地位,卻通過乞討,興建了一座義學。

近代著名書畫家李苦禪,就是從武訓興辦的義學里走出來的。

電影中的武訓

他是中華歷史 5000 年來,第一位以乞丐的身份編入正史的老百姓,目不識丁,窮困潦倒,卻討飯39年只為義學,被稱為「千古奇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電影的開頭是武訓的童年,他出生於清道光年間的山東堂邑縣柳林鎮武家莊,因為在家排行第七,所以人稱武七。

他七歲喪父,只好隨母親乞討為生。

電影中的小武七

雖然生活貧困潦倒,但讀書一直是武七的夢想,因為只有讀書,才能改變命運,過上好日子。

終於,他拿著自己辛辛苦苦攢下的錢,興高采烈的來到學堂對老師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老師,我也要念書。

不料換來的卻是嘲諷與謾罵,身為一個教書人卻對孩子說道:

「你這窮小子,怎麼能到這裡來呢?

還不快滾開,你想偷東西嗎?」

然後呵斥了一聲「滾」,嚇得武七摔出了門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徹底澆滅了武七讀書的念頭,階級之間的隔閡,就像一道玻璃幕牆,把乞丐武七徹底擋在了學堂之外。

禍不單行,回家后,他發現母親也去世了。

鄰居怕他傷心,安慰他說,母親只是睡著了。

好心的張大娘看他一人孤苦伶仃,就把他收養了。

電影中的青年武七

十幾年後,武七長大了,在一個官僚家裡做了三年長工。

三年來,他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挑水、割草、喂牲口、犁地、推碾子……就像《芳華》里的劉峰一樣干一切臟活累活。

他說,一個人做事情,總要憑良心。

但並非每個人都是講良心的,在張大娘病重的時候,武七去找老闆預支工錢。

武七在他家裡幹了整整三年,一年六吊錢,實際沒有拿到過一分。

主人家並沒打算把錢給他,甚至還在背地嘲諷道:

工錢支完了,到哪找這麼一個大傻瓜。

沒錯,他們欺負武七不識字,偷偷在賬本上多記了兩筆,硬說武七早就領過錢了。

那是武七第一次感受到不識字、沒文化的無奈。

眼看被欺負,自己卻只能幹瞪眼,他氣得發抖:

你念書的,有錢有勢,我是個幹活的窮人。你欺負俺不認識字,咱大家做事要憑良心!

在武七維權失敗后,他不僅沒拿到一分錢,還被綁在房樑上毒打了一頓。

這頓毒打,讓武七深受刺激。他躺了三天三夜,沒有吃過一口飯。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一頁

1/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