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鯽最全,最詳細的方法,釣鯽魚完全攻略!

鯽魚,又叫鯽瓜子、鮒(fù)魚,是垂釣人最常釣的對象魚,鯽魚主要是以植物為食的雜食性魚,喜群居而行,擇食而居。鯽魚分佈廣泛,全國各地水域常年均有生產,鯽魚適應能力強,四季都可以進行垂釣,2~4月份和8~12月份的鯽魚最肥美,它也是我國重要食用魚類之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鯽魚外形特徵

頭像小鯉魚,形體黑胖(也有少數呈白色),肚腹中大而脊隆起。大的可達一、二斤重。棲息在柔軟的淤泥中,能補胃。三、四月它的肉厚而且魚子多,味道很美。鯽魚是魚中上品,生息在池塘、湖泊,河流等淡水水域。體長15~20厘米。呈流線型(也叫梭型),體高而側扁,前半部弧形,背部輪廓隆起,尾柄寬;腹部圓形,無肉稜。頭短小,吻鈍。無須。鰓耙長,鰓絲細長。下咽齒一行,扁片形。鱗片大。側線微彎。背鰭長,外緣較平直。 鰓耙細長,呈針狀,排列緊密,鰓耙數100~200。背鰭、臀鰭第3根硬刺較強,后緣有鋸齒。胸鰭末端可達腹鰭起點。尾鰭深叉形體背銀灰色而略帶黃色光澤,腹部銀白而略帶黃色,各鰭灰白色。根據生長水域不同,體色深淺有差異。

腹部為淺白色,背部為深灰色。天敵從水上方往下看,由於黑色的魚背和河底淤泥同色,故難被發現;天敵若從水下方往上看,由於白色魚肚和天顏色差不多,故也難被發現;經常看到有些文章里形容清晨時分「東方泛起了魚肚白」,就是這個道理。屬於保護色。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二、鯽魚生活習性

鯽魚生活在淡水中的雜食性魚,體態豐腴,水中穿梭遊動的姿態優美。鯽魚的生活層次屬底層魚類。在一般的情況下,都在水下遊動、覓食、棲息。但氣溫、水溫較高時,也要到水的中下層、中上層遊動、覓食。

成魚主要以植物性食料為主。由於植物性飼料在水體中蘊藏豐富,品種每繁多,供採食的面廣。維管束水草的莖,葉,芽和果實是鯽魚愛食之物,在生有菱和藕的高等水生植物的水域,鯽魚最能獲得各種豐富的營養物質。硅藻和一些狀藻類也是鯽魚的食物,小蝦,蚯蚓,幼螺,昆蟲等它們也很愛吃。

以2~4月份和8~12月份的鯽魚最肥美。除西部高原地區外,廣泛分佈於全國各地。鯽魚適應性非常強,不論是深水或淺水、流水或靜水、高溫水(32℃)或低溫水(0℃)均能生存。即使在pH:9的強鹼性水域,鹽度高達4.5%的達里湖,仍然能生長繁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採食時間依季節不同而不同。春季為採食旺季,晝夜均在不斷地採食;夏季採食時間為早,晚和夜間;秋季全天採食;冬季則在中午前後採食。

喜歡群集而行。有時順水,有時逆水,到水草豐茂的淺灘,河灣,溝汊,蘆葦叢中尋食,產卵;遇到水流緩慢或靜止不動,具有豐富餌料的場所,它們就暫棲息下來。

生活在湖泊和大型水庫中的鯽魚:

也是擇食而居。尤其在較淺的水生植物叢生地,更是它們的集中地,即使到了冬季,它們貪戀草根,多數也不游到無草的深水處過冬。

生活在小型河流和池塘中的鯽魚:

它們是遇流即行,無流即止,擇食而居。冬季多潛入水底深處越冬。

三、鯽魚分佈範圍

本魚原分佈於中國除青藏高原外的江河、湖泊、池塘等水體中等,並引進世界各地的淡水水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四、釣鯽魚季節

春季釣鯽

每年的早春時節,萬物復甦。春回大地。氣溫回升。水溫也逐漸升高,這時在水下躲了一冬天的鯽魚開始率先活動了。開始四處覓食,因為鯽魚經過慢長的冬眠之後,體內積畜的營養消耗殆盡,體虛腹空。急需補充營養。大有飢不擇食之勢,然而此時水中的天然餌料初生乍長,對魚類來說是供不應求的。此時我們把餌料投人水中,就好似雪中送碳,飢腸滾滾的魚兒能放過嗎?所以說:驚蟄到清明是垂釣鯽魚的最好時節。

釣具:釣組的搭配仍以細、小、輕、靈為原則。釣竿也多使用手竿或竿稍細彈性好較為靈敏的磯竿或者筏竿。海竿爆炸構等較笨重的釣具和釣組,只有在進入夏秋季節方有更好的用武之地,在春季很少用的上。在春季垂釣,若使用手竿,一般使用4.5米-5.4米手竿,用1-1.5號主線,0.6-0.8號子線,1-2號伊勢尼黑條鉤或者2~5#袖鉤或者2~4#的伊豆魚鉤都可以;一般在定點守釣時使用較短的手竿,在多窩走釣時使用較長的手竿;並經常採用短竿垂釣長竿打窩的方法很是方便。若使用磯竿,則使用3-3.6米細稍外掛式磯竿,掛串鉤。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釣場:初春時節水溫尚冷,和冬天垂釣時的選位區別不大。而到了仲春和暮春,由於淺水處的水溫較高,各種水生浮游生物都集中於此處,魚兒也就更不會怠慢,不僅可以在淺灘處找到適應自身生存的水溫,更能得到豐富的天然餌食來補充營養。只要是非人為因素,要選混水灘不選清水灘;選有水草的灘不選光灘;選稀草灘不選密草灘;選水中有立桿植物生長的向陽一側;選水草中的通道,水草中的小片亮水等處都是好釣點。

天氣:春季雖然是緩慢升溫的季節,但氣候多變,氣溫相對穩定或小幅升溫和降溫都是出釣的好天氣,但如果是大幅度升溫,或晝夜溫差大於15度,魚就會很難釣。春季少雨多風,能夠選擇微風和風力小於3級的天氣出釣自然最好。如果是在風天出釣,最好不要選擇刮西風的天氣。春季釣鯽魚,應選擇刮東南風睛天的天氣最好。陰雨天亦不錯,颳風天氣釣頂風效果也很不錯,這類天氣水溫較高,氧氣充足,鯽魚胃口大開,活動範圍相對也比較大。如果是東風送雨,春雨瀝瀝,雨絲帶著空氣中的溫度和氧氣注入塘庫,不僅使水溫升高而且氧氣充足,特別是有小溪小河的匯入口處,更會帶來豐富的餌食,若垂釣於此時此地,定會事半功倍鮮魚滿簍。

魚餌:春季釣鯽魚,餌料一定要腥香。做到誘之即來,來之釣之,以「葯米」,「酒米」,炒熟的蠶豆末,黃豆末打窩為佳,鯽魚聞香即來,久久不願離去,釣餌要活。誘魚上鉤,蚯蚓,線蟲,蛆,小蝦等葷餌最佳。

釣法:早春時節水溫較低。鯽魚的遊動速度和覓食能力都還很差,因此應採取引逗釣法,即手持魚竿上下不停的提動魚餌,引魚上鉤,但提拉餌的幅度不宜過大,不然會驚跑窩中的魚。

夏季釣鯽

進入夏季之後氣候悶熱,自然水域中微生物大量繁殖,致使水中魚兒的食物日漸豐富,加上水中微生物的耗氧使水體中氧氣含量下降,釣起鯽魚來不在似春天那樣得心應手。因此有許多釣友在聊起夏釣鯽魚時都頗感無奈。實際上夏季釣鯽雖不如春天那樣好釣,但只要做好了以下幾點選擇,就仍然會有好的收穫。

1、選擇鯽魚適宜水溫的釣場:

比較適宜鯽魚生活的水域,其適宜的水溫在18到25攝氏度。假如氣溫比較高的話,水溫高,釣鯽魚的時候可以選擇水比較深的水庫、河流或者是湖泊,也可以選擇溝、塘、渠、壩,但是水深最好要在2到3米的地方下鉤施釣;

2、選擇水域含氧比較合適的地方:

由於在夏季大量的水生藻類會進行繁衍,所以水的透明度就會降低,水溫也會升高,溶氧能力則會下降,有時候再加上陰雲或者氣壓比較低等原因,那麼我們在選擇釣鯽魚的釣點時就需要選擇在出、入水口的匯水區釣鯽魚;有風浪,有水流的往往都是釣鯽魚的好時機以及好地點。「夏釣兩頭」,「一日三遷,早晚溜邊」,也就是說夏天的早晚兩頭比較好釣鯽魚,早晨或者傍晚的時候垂釣最好釣近岸處;

3、鯽魚餌料相對較多的地方:

水裡面的小蝦是鯽魚非常喜歡的食物。蝦一般都不耐低氧,經常活動在沙石質的水底,在天亮以後才會退入到深水區域。所以蝦的活動規律正好是和鯽魚相似的,釣鯽魚的時候可以留心一下小蝦的活動地。有時候一般在有生活用水流入的地方,也是鯽魚比較喜歡光顧的地方。有很多的湖泊或者水庫中上游泥沙比較多,水流將細沙分佈於入水口大片淺灘處。在這樣的地區,水裡面一根水草都不長,這裡就不能做為釣鯽魚的理想地點了;

4、有鯽魚魚泡的地方:

水裡面的氣泡可以分為兩種:有一種斷斷續續的的升上來的是魚泡,往往持續上升的那種是地氣造成的泡,並且魚泡一般都是移動的,「地氣」泡在一個地方不停的冒。還有就是魚泡在一遇到有動靜,比如好像人走路或者擊掌的時候馬上就會停止,而「地氣」泡澤仍然不止。魚兒所產生的氣泡狀態都不太一樣,因魚種而不同,鯉魚、鯰魚產生的氣泡成條且向前移動;鯽魚產生的氣泡為一兩個。有時在水草中可以看到一片很細小的氣泡,小到不細看根本看不到,這往往有一群鯽魚在水下遊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5、風浪比較合適:

釣背風的時候人感到比較舒服,操作的時候看漂打竿也比較容易,海竿的主線也不會太彎曲。釣頂風的時候,水線深一些最好,那裡的水相對比較穩定。近釣、淺的辦法更適宜釣肉食性魚類。水中浮游生物多的水域可以淺釣,透明度高的地點應適當深釣。雨季泥沙大量入庫,應選擇水面開闊,流速小,泥沙落底的區域,避開渾濁度大的區域。

6、選擇合適的岸邊:

釣鯽魚的時候,餌料投放的最佳地點就是沖刷段以與沉積段交界的平面上。選擇在岸邊下鉤的時候一要看水面上的岸質,第二就是應該選擇適宜操作的地點,太陡的坡並且滿是碎石的坡處不安全,三就是看看岸邊有沒有草地或者莊稼地等餌料的來源。應盡量避開那種平直,沒有什麼變化的岸邊。在中、上游釣鯽魚時,可將食餌適當遠拋;在下游釣鯽魚的時候最好不要遠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秋季釣鯽

秋季怎樣釣鯽魚?秋季是第二個釣魚黃金季,秋季釣鯽魚應注意以下問題:

1、宜釣深水

秋季釣鯽魚時宜選擇水位相對較深的水域,水庫釣可選深水灣,水深以2~3米為宜。可事先用鉤線多測試幾個釣位,從中選擇合適的釣點。

2、選擇有樹蔭的水域

秋季,有樹蔭的水域水較涼爽,魚有避強光的習性,喜聚集到光線較暗的弱光區。有樹蔭,樹上的果實、種籽、小昆蟲被風吹落到水中,這些種子、小昆蟲是魚的好食料,魚會習慣地游到樹蔭處覓食。「秋釣蔭」,道理就在於此。

3、早秋釣風頭,晚秋釣風尾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一頁

1/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