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熱性痙攣

                   

 

在急診室經常會碰到慌張的家長,抱著幼兒衝進急診室,叫說:「醫師,快點!快點!我小孩發高燒,眼睛往上吊起來。抽起來了。」這是在兒科急診室經常看到的一幕。許多家長也都有實際的經驗,尤其當第一次碰到自己的寶貝發高燒引起抽筋時,真是會慌了手腳,而且因第一次看到抽筋的情形,會覺得很可怕,直覺會以為是不是高燒把腦子燒壞了?或是擔心會不會有什麼危險性?

熱性痙攣是指幼兒因發高燒突然眼睛上翻 。牙關咬緊,不省人事,身體四肢僵直抽動。呼吸不順,口吐白沫,時間可由數秒至數分鐘,而後全身倦怠而熟睡。這種因發燒引起的抽筋現象常見於6個月大至6歲的幼兒,其發生率約2~4%,而又以6個月至3歲最為常見,6個月以下發生率只佔1 ~2%,5歲以後他少見,只佔1~6%。性別上之差異,在周歲以前女嬰較男嬰為多。周歲以後女童發生率則逐漸減少。引起熱性痙攣的原因目前仍未明了。但是家族性遺傳傾向很大。有人統計,家族裡有熱性痙攣病史的人,其發生熱性痙攣的機會約為無熱性痙攣病史者的9倍。大部分熱性痙攣之發作時期是在發燒24小時以內發生,通常在體溫正升高時。一般均在39℃以上發生,很少在38℃以下發生。發作時間一般較短。少於比分鐘。抽筋的特性為全身性,較少局部性。腦波檢查在發作后十天進行應屬正常。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引起熱性痙攣的原疾病最多為上呼吸道感染,其次為肺炎、赤痢、中耳炎等,因這些疾病都可因讓高燒而導致熱性痙攣,但在作診斷時必須排除引起嬰幼兒抽筋的所有常見病態原因。包括中樞神經系統感染(例如腦炎、腦膜炎)、水分及電解質不平衡、新陳代謝疾病、中樞神經系統畸型。或癲癇等。所以當抽筋的嬰幼兒送到醫院,醫師幫他退燒並控制抽筋以後,接下來要考慮的就是-是否需作進一步的檢查,尤其當病人是第一次發作時。這些檢查包括抽血測電解質、酸鹼度、血糖、血鈣及血氨值,抽脊髓液檢查是否有感染髮炎現象,甚至安排電腦斷層檢查以確定顱內是否異常。腦波檢查則常在發作后十天再作,以便確定是否有癲癇的可能性。這些檢查是否需要,完全由有經驗的小兒科醫師視病情以及全身和神經系統檢查的結果來決定。例如一個一歲左右的嬰兒高燒抽筋,家族裡也曾有人發生過熱性痙攣,神經系統理學檢查正常,則他可能不需作任何檢查,只需注意觀察及追蹤。

熱性痙攣之預后是許多父母所關心的,可分三方面來探討:(一)複發率(二)演變成癲癇的機率(三)造成腦部傷害的危險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一頁

1/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