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技術史:電話是最早的社交媒體

 當貝爾未來的岳父賀伯德試圖以十萬美元將電話專利所有權轉讓給美國西部聯盟電話公司時,西聯總裁威廉·奧頓做出了讓他後悔一輩子的決定,就像當年深圳電信嫌一百萬太貴而拒絕收購馬化騰的OICQ一樣,威廉說:

  

 

  這個做電玩的公司有什麼用?

  

 

  1876年3月10日,當亞歷山大·格雷厄姆·貝爾撥通歷史上第一個電話對華生說「來這裡,我想見你」時,包括威廉·奧頓在內的世人花了很長時間都沒理解這玩意兒到底有什麼用。

  老太太的玩具

  像歷史上許多發明一樣,電話剛被發明出來的時候也是被當玩具使。我們每天用的電話曾被人們用當作聽笑話和音樂劇的社交媒體,也有鄉下的老太太在用公用線路偷聽電話被人抱怨時,驚訝地反問「我的鄰居怨恨我從這部電話中得到樂趣?」更為重要的是,電話在打破了亞里士多德著名的戲劇理論三一律(一時一地一事)的同時,成為縮短空間和時間的機器,讓分隔兩地的人即時聯繫成為現實。歷史如此相似,網際網路現在正在發生的變化和創造的歷史,也曾在電話發展史上發生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被西部聯盟拒絕後,貝爾和兩位合伙人創建的貝爾電話公司(即AT&T﹣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的前身)在有限的資金下,於1880年開始建立國內第一個長途電話網路。在預測電話的作用時,「電話電纜可以鋪在地下或架空,利用支線將私人住宅、鄉村、商店、工廠等連接起來,通過主電纜和中心交換實現任何兩個地方的直接通信是可能的。」貝爾說,「我相信,電話面向公眾是必然的結果,不僅如此,我確信,在將來,電線將不同城市的電話公司的電話局連接起來,一個人能夠與不同地方的人打電話」。

  貝爾發表這番預言十七年後的1895年,英國郵政大臣阿諾德·莫利(Arnold Morley)還認為,電話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一個裝飾,他說:「煤氣和水對每一個國民來說都是必需品,而電話不是,而且永遠也不會是。試圖使他們相信大眾會喜歡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電話是徒勞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百年以後,貝爾的預言實現了。但被發明后的前四五十年,電話還沒完全定型為點對點的私人通訊工具,而是被當作千奇百怪用途的新聞節目台、音樂會直播工具、八卦資訊中心、老太太打發無聊的消遣工具等等。不同電話公司之間的系統對接則遲至1913年才開始協議化以及逐漸成為常態。

  現在中國電信用戶打給中國移動用戶已經完全感覺不出來有什麼不便了,而當時的電話就像你現在用QQ無法和Gtalk聯繫人聯繫,你在新浪微博無法和騰訊微博用戶聯繫一樣,既彆扭又耗費許多時間、精力和學習成本。因為公司管理者的短淺和狹隘,既徒增了公司成本,又給用戶造成不便。當年的電話公司如此,現在的中國網際網路公司依然如此。

  再回來。雖然當時英國人對電話的認知普遍落後於美國且抱有抵觸心態,但英國仍然有人看到了電話在未來的價值。一位《泰晤士報》記者曾於1880年對電話在職業生活中的豐富用途做出了他的判斷:

  

 

  (電話)允許商業行為在一個國家的不同地區之間順利進行。對於每一個使用它的商人,電話意味著節省時間,減少焦慮和麻煩,省去不必要的汗水和淚水,當然,也節省了金錢。

  

熱衷於收聽電話新聞的布達佩斯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一頁

1/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