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時決不能犯的7大錯誤,看看你做錯了幾個,快自查!

洗澡,能清除汗垢油污,消除疲勞,舒筋活血,改善睡眠,提高皮膚的新陳代謝功能和抗病力。但是,洗澡不只是打開花灑沖一衝那麼簡單。由於缺乏常識或犯一些不經意的小錯誤,不但洗不凈,還可能影響健康。

圖片來源於網路

以下這7種錯誤,洗澡時千萬不要再犯:

1.飽餐后洗澡

空腹不能洗澡,飽餐后同樣不行。剛吃完飯,大量血液聚集在胃部,此時洗澡,全身血管就會擴張,皮膚和肌肉血流增加,會影響消化。

此外,酒後也不宜洗澡,否則會導致血壓下降,出現頭暈眼花、渾身無力,甚至引起心臟病或腦中風。建議洗澡最好安排在飯後1~2個小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起床就洗澡

早起后洗個澡,可以促進大腦興奮,保證一天精神振奮,但如果沒吃早飯就洗,很容易發生暈眩,甚至低血糖性休克。如果再加上水溫過高,血管擴張,還會出現腦供血不足、虛脫。

3.從頭洗到腳

正確的洗澡順序應該是:洗臉→洗身→洗頭。這是因為,熱氣會使毛孔擴張,先洗臉可避免污物阻塞毛孔。洗臉的方嚮應由鼻子為中心向外圈清洗。洗身時,應先從遠離心臟的四肢開始,如果是冬天,應先用熱水將雙腳沖熱。

剛進入浴室時,血液會集中在頭部,如果馬上洗頭,可能導致頭部血流不暢,誘發腦血管疾病。

4.水溫過高或過低(最佳:35~40℃)

根據季節適當調節水溫,過高或者過低的溫度,都很容易破壞皮膚表面的油脂。

一般來說,40℃的溫水最容易消除疲勞啦。

Tips:女孩子可以先用溫水洗臉,使毛孔張開,等都洗乾淨了之後再用冷水洗一遍,讓張開的毛孔快點收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片來源於網路

5.圖乾淨,使勁兒搓

皮膚表面的角質層、脂質膜共同構成了皮膚的屏障保護層,不但可以保護機體免受外界損害,還能防止體內營養物質尤其是水分的喪失。使勁兒用搓澡巾搓就會破壞這層保護膜。如果洗後用手指搓皮膚能聽見吱吱的聲音,就說明搓洗過度了。

建議勤洗澡,而不是「攢著洗,用力搓」,可用柔軟的海綿蘸沐浴露輕輕擦洗,只在肘部、膝蓋等角質層厚的部位使用搓澡巾即可。

如果是在浴缸泡澡的話,最長20分鐘;淋浴3~5分鐘就行,最長不要超過15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一頁

1/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