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不去串門「往往是一種人」:你不來我家,我也不去你家
小時候,我去小舅舅家做客,小舅舅說:「長大了,你有什麼事情,儘管找我,我呢能幫就幫。」
當我長大后,要去上中專學校,母親找小舅舅借錢。
小舅舅說:「中專學校,有什麼用?去打工呀。」
母親是哭著回家的,兄弟姐妹的感情,居然會如此冷漠。
我終於明白,親戚說的一些話,不算數。你記得越清楚,內心就越難受。
當我們到了中年,也有了一定的積蓄,還有了一定的地位。再去走親戚,覺得沒有什麼必要了。
曾經是自己一路闖過來的,後來還是一個人闖過去,也許連兄弟姐妹都是袖手旁觀,更何況是親戚呢?
我不靠親戚,為什麼要對親戚如父母?這是不能接納的。想清楚了,索性就和親戚斷交,免得去聽一些不切實際的話,看一些不想看到的臉。
特別是一些去遠方打工的人,早已和親戚走散了。每個小家庭都是獨立的單位,各自朝著不同的方向發展,那就各自安好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04
曲高和寡的心態,自己的層次很高,就不想去低層次的圈子了。
一首歌,音調越高,能夠跟上節奏的人越少。
一個人,人生層級更高,身邊人越少。人群的結構,就像金字塔,底層很多人,高處人很少。
如果你跳出了底層,那麼你回到底層,發現自己格格不入,或者說人群里的聲音,讓你難受。大家都說低俗的話,抱怨社會,仇富仇官,真的會影響到你的心情。
我的一個同學,曾經在派出所工作過,後來在某局做局長。
有一段時間,同學常常接到親戚的電話,要幫點小忙。
但是同學多半會拒絕。
同學說:「大家都以為我權力大,法律行業的熟人多。因此找幫忙的,不是打官司,就是拘留、鬧事、賭博之類。就沒有一件好事。幫忙把,妨礙了社會公正,也不能歪曲法律;不幫忙吧,親戚說你不近人情,舉手之勞都不願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同學也向親戚解釋,可是他磨破嘴,也沒有人信。大家都認為,這是一個人情社會,規矩算不得什麼。
同學學會了閉嘴,也把親戚圈縮小,對於一些遠房親戚,平時也懶得打招呼。過年的時候,更不會去走動了。
站在不同的層次看社會,看到的內容不一樣,就像看風景,山腳和山頂的區別,大得很。
05
有一種社交潛規則:你不來,我不往。
想要和親戚保持距離,減少感情上的麻煩,就要主動疏離的態度和做法。
你的淡漠,對方是會知道的,然後也會對你冷漠。還好,這就是你本想要的結果。
想一想,你要聽命於自己,還是要受命於他人。
所以,我們不要因為過年不串門,親戚淡漠而自責,而是努力做自己,維護好小家庭。
不串門,遠離親戚,不代表不社交,只是習慣了在合適的圈子裡而已。
新年了,聚散隨緣,心寬體安。
參考來源:今日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