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獄365天:張玉環尋找張玉環

以前就像是在一個鳥籠裡面,現在出來了,感覺哪裡都很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張玉環站在為自己建的新房子里。

 

本刊記者/萬小軍

54歲的張玉環成了一名帶貨主播。

 

早上6時許,江西進賢老城區的一處農貿市場,張玉環和小兒媳劉金蘭已經選好了位置,接下來兩個小時,這裡將是他們的臨時「直播間」。

 

兩人利索地支起小桌和手機支架,桌上擺著一堆蚊香液,半箱多功能剪刀,這是張玉環一會兒要推介的產品。在這條百來米的街巷裡,他們的攤位顯得格外與眾不同,惹來過往行人紛紛側目。

 

7時許,市場的人流明顯多了起來,張玉環開始了吆喝:「瞧一瞧看一看啦,多功能剪刀,不鏽鋼的。」見有人停下腳步湊上前,張玉環立馬站起身遞上剪刀,講解剪刀的功能特點——這些都被一旁的兒媳同步到直播間,吸引著網友下單訂購。

 

這樣的現場擺攤直播帶貨,張玉環和劉金蘭不定期就會來一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很難將這時的張玉環,和1年前剛剛出獄時那個木訥的形象聯繫到一起。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張玉環與兒媳劉金蘭在當地一家農貿市場附近直播帶貨。

 

融入社會

 

時隔近一年,《中國慈善家》再次見到張玉環時,他戴著編織草帽,上身穿的白色T恤是和兒子外出直播帶貨時商家送的,黑色防晒袖套,腳穿健步鞋。有些消瘦,但人挺精神。

 

2020年8月4日,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對張玉環故意殺人案再審宣判,以「原審判決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按照「疑罪從無」的原則,不能認定張玉環有罪,宣告無罪釋放,被羈押近27年的他重獲自由。

 

回到老家的張玉環成為了熱點人物,媒體蜂擁而至,他和家人的遭遇也開始為人所知,前妻宋小女多年為他申冤奔走更是成為媒體的焦點。那時候的他,在鏡頭前顯得謹小慎微,無所適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張玉環與母親交流。

 

短暫的熱鬧過後,宋小女和大兒子張保仁先後返回福建謀生,張玉環跟隨小兒子張保剛一家在進賢生活。

 

彼時,張玉環記憶中的馬路還是沙子路,人們出行的工具大部分是自行車,縣城的房子是低矮破舊的。出獄后的社會發展變化遠超他的想象,以至於外出時就像孩子一樣,走到哪兒都需要兒子牽著,分不清東西南北。

 

張保剛對此記憶猶新,那時候的父親不知道過馬路要看紅綠燈、走斑馬線,對周遭的一切都感到好奇。「父親說,這個縣城好大呀,這個地方好大呀」,這讓張保剛特別感觸,覺得父親「以前就像是在一個鳥籠裡面,現在出來了,感覺哪裡都很大」。

 

2020年9月,張玉環剛剛出獄一個多月,兒媳劉金蘭帶著他打車,張玉環坐在副駕位置,行駛中,不時指著車窗外的位置問司機這是哪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司機被問得有些不耐煩,「你是進賢人你會不知道這是哪?」

 

張玉環也不惱,「我不太清楚,你跟我說一下。」

 

走在街上,有人認出了張玉環,會打招呼,有的還上前拍照,他也會配合。在劉金蘭眼中,公公不懂就問,願意與人溝通交流,對周圍的一切保持著旺盛的好奇心。

 

畢竟,監獄里的生活是枯燥的。曾經身處高牆之內,張玉環只能通過看電視來感知外面世界的變化。電視只有三個台——央視一套、電影頻道和體育頻道,雖然每天會收看《新聞聯播》,但畢竟與社會脫節太久。出獄后,擺在張玉環面前的首要問題是如何快速融入社會。這也是家人要一同面對的挑戰。

 

張保剛覺得,讓父親適應社會,應該先從學會使用手機開始。張玉環沒用過手機,進監獄前,他用的是BP機。

 

張玉環忘記了如何查找軟體里的功能,兒媳在一旁教他。

 

考慮到張玉環剛出獄,學習接受能力有限,親戚們建議給張玉環買一部可以撥打電話和收發簡訊的老年機,張保剛並沒有接受這個建議,他覺得智能手機現在越來越重要,很多老年人都在學習使用,父親不能等熟悉老年機了再來學智能手機。「起步點必須要高。」他對《中國慈善家》說。

 

智能手機買來后,張保剛外出購物都會帶著張玉環,手把手教他使用手機支付。有時會刻意去商店買瓶水,讓張玉環自己試著用手機掃碼付款,也教他用微信發紅包和轉賬,一遍不會兩遍,兩三個月後,張玉環基本學會了使用智能手機的常用軟體和功能。

 

張保剛還幫張玉環註冊了抖音帳號,發布的第一條視頻是誤操作的結果。在這條不到15秒的視頻里,從上到下的視角,始終對著涼席上的一雙腿,「當時在學手機,胡亂按的,沒想到就發出去了。」張玉環不好意思地解釋說。

 

這條不經意間發出去的短視頻,現在已有超過4萬次的播放量,有人猜到這是張玉環學習使用手機時的誤操作,在視頻里留言,表達善意的鼓勵。

 

學會使用智能手機,讓張玉環邁出融入現代社會的關鍵一步,好奇心也驅使著他要儘快適應這個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

 

剛回來那些天,兒子都是借親戚的電瓶車去外面辦事。張玉環礙於情面又不想太麻煩,催促著張保剛也買了一輛。他在小區院子里練習了十多天,熟練后開始上街。去年11月的一天,張玉環騎著電瓶車從老家張家村返回縣城的途中,一輛大貨車在他前面突然停車,由於距離很近,慌亂中他按了前剎,在慣性作用下摔了一跤,張玉環忍著疼痛爬起來,扶起車,繼續騎回了縣城的住處。兒子發覺不對勁,送他到醫院檢查,這才發現腳骨折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江西進賢張家村,張玉環騎著電瓶車來探望母親,途中與村民聊家常。

 

流量擔當

 

發現張玉環帶來的「流量」純屬偶然。2020年8月初,張玉環剛釋放回家,他身穿灰黑條紋T恤,戴著大紅花,被家人和媒體團團圍住,人聲鼎沸。劉金蘭那時還在福建東山島帶孩子,刷視頻的時候看到丈夫張保剛,視頻里,家人抱作一團哭得很傷心。

 

幾天後,劉金蘭回到江西,見到了出獄的公公。8月11日那天,一家人去公園遊玩,張玉環穿著兒子新買的藍色T恤坐在凳子上,劉金蘭拍了個同框的視頻,隨手發到抖音。

 

讓劉金蘭沒想到的是,這個隨手拍的十幾秒短視頻播放量蹭蹭上漲,很快就達到百萬次。她將這個視頻置頂,如今的瀏覽量已超過5000萬次。

 

「很驚訝。」那是劉金蘭第一次體會到流量帶來的關注度,她很早就在社交平台上發布作品,多數是唱歌跳舞、搞笑和記錄生活的小片段。在此之前,小視頻的瀏覽量在幾千次到數萬次不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劉金蘭隨手拍的與公公張玉環的同框短視頻被置頂在她個人賬號上,如今瀏覽量已超過5000萬次。

 

自從發布了張玉環的視頻后,劉金蘭拍的視頻幾乎每條瀏覽量都能過萬次,多的時候能達到十幾萬次,粉絲也隨之增長。很快,有商家主動聯繫,想讓夫妻倆帶貨。虛擬的空間總讓人沒有安全感,沒有帶貨經驗的夫妻倆剛開始很謹慎,生怕上當受騙,並沒有應允。

 

但父親帶來的影響力,又讓他們迫切地想做點什麼。用張保剛的話說,父親帶來的流量是錦上添花,他開始自己出去找貨源,嘗試直播帶貨。夫妻倆先從賣本地特產開始,南昌拌粉賣了三個星期,就賣出兩萬多單,第一個月的純利潤就達到了八萬元。

 

這相當於以前出海打漁小半年的收入。雖然收益豐厚,但那一個月也是張保剛壓力最大的時候,壓力來自網路暴力。他回憶,那時直播的高峰時觀看人數能達到3萬人,其中有一半人都在留言區開罵。「說我消費我爸。」張保剛有些無奈,加上張玉環是「疑罪從無」,也帶來各種揣測,甚至還有人私信和打電話威脅。對於這些,張保剛起初有些忐忑,後來也見怪不怪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網友一邊倒的謾罵,親戚也看不下去。一開始,大伯張民強和叔叔都極力反對兩人做直播帶貨,認為是不務正業,丟人現眼。那些天,叔叔幾乎每天都要打電話來勸說一番,叔侄倆經常為這事吵架。

 

張玉環坐在床上看短視頻。

 

到年底,張保剛總結,不到半年的直播帶貨銷售額超過600萬元。親戚們也嘖嘖稱奇,看到直播做出了業績,加上很多網友購買商品后留言反饋物美價廉,留言謾罵的聲音也漸漸少了,便不再反對。

 

彌合關係

 

張玉環進監獄那年,兒子保剛3歲,保仁4歲,兄弟倆分別由外婆和奶奶撫養。張保剛12歲就輟學出門謀生,擺過攤、做過服務員,嘗盡辛酸。他從小就想當兵,但因為父親的身份,這個願望無法實現,直到現在依然感到遺憾。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一頁

1/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