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的棺材板壓不住了!為什麼說他早應該分享昨天公布的諾貝爾獎?

彭羅斯和霍金在奇性定理方面的合作

 

1970年,霍金和彭羅斯證明,我們的宇宙在大爆炸的開端有一個時空奇點。

1916年,在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剛剛提出后,德國數學家、天文學家史瓦西(K.Schwarzschild)就得到了愛因斯坦場方程的第一個嚴格解,即史瓦西外部解或史瓦西度規,也就是數學意義上的黑洞。然而,現實中是否存在黑洞呢?當時科學界是存在很大爭議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註:天體物理學家史瓦西

1939年,美國「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J.Robert Oppenheimer)及其合作者研究了完全球對稱、密度均勻,沒有旋轉,沒有壓力的理想恆星的坍縮過程。在這種完全理想的前提下,恆星的質量大到一定程度,黑洞的形成是不可避免的,從而形成與外界宇宙隔離的視界(Horizon)。那麼,黑洞中心會形成什麼呢?奧本海默並沒有給出任何解釋。但他的方程卻暗示著,在黑洞的中心會形成體積無限小、密度無限大的奇點(Singularity)。

圖註:美國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

然而,奧本海默的模型太簡單了,現實中恆星多少都有旋轉,不可能完全不受干擾保持完美球對稱。因此,任何非完美的恆星在坍縮的過程中,存在發生反彈的可能性,不會在中心形成奇點。關於這一點,前蘇聯物理學家栗弗席茲(Lifshitz)曾給出過證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964年,英國數學物理學家彭羅斯(Roger Penrose)利用拓撲學的方法證明,無論有什麼干擾,在坍縮黑洞的中心會不可避免地形成奇點。

如果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正確,黑洞中心就不可避免地形成一個奇點。

1970年,霍金和彭羅斯證明了,在廣義相對論的框架下,我們的宇宙在大爆炸的開端也有一個時空奇點,如果有一天再發生坍縮,必然在大擠壓中再次形成奇點。這就是著名的奇性定理(singularity theorems)。

三位獲獎者簡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羅傑·彭羅斯,1931年出生於英國科爾切斯特。1957年畢業於英國劍橋大學。現為英國牛津大學教授。

賴因哈德·根策爾,1952年生於德國的巴特洪堡。1978年在德國波恩大學獲博士學位。現為馬克斯·普朗克外層物理研究所主任,兼任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

安德莉亞·蓋茲,1965年出生於美國紐約。1992年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獲博士學位。現為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

獎金總額

 

獎金總額為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760萬人民幣),其中一半獎給羅傑·彭羅斯,另一半獎給賴因哈德·根策爾和安德莉亞·蓋茲。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談談霍金另一項諾獎級的貢獻:霍金輻射

 

上面我們提到,奇性定理是彭羅斯和霍金共同完善的,最早源於彭羅斯的工作,今年諾獎因這項工作頒發給彭羅斯,也是實至名歸!其實,霍金更加獨創性的工作要數「霍金輻射」了

在大家心目中,黑洞是那種只吃不吐的引力怪物。沒有任何東西能夠逃脫黑洞的束縛,包括光線。上面的認識都是基於經典的廣義相對論,當考慮到量子場論效應時,頭腦中的觀念就要發生改變了。

圖註:霍金輻射示意圖。

真空並不是完全的空,而是充滿了起伏不定的量子漲落,各種正、反虛粒子對不斷產生和湮滅。黑洞視界附近是一個危險的區域,通常那裡潮汐力很強,會把「虛粒子對」拉開一定距離,當「虛粒子對」得到足夠多的能量時,就會轉化為真實存在的實粒子,當處於視界外的粒子飛走時,就帶走了黑洞的能量,也是帶走了黑洞的質量。這樣,黑洞質量就會逐漸變小,該過程又稱為「黑洞蒸發」。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另一個等價的圖景:一個虛粒子帶正能量、一個帶負能量,負能量的粒子更容易被黑洞吞噬,留下正能量的粒子逃離黑洞,從而帶走能量和質量,黑洞因吞噬了負能量粒子而損失了能量和質量。這也是霍金在《時間簡史》中描繪的圖景。

根據霍金輻射的計算公式,黑洞的溫度與質量成反比,通常黑洞的溫度都是非常低的。太陽質量的黑洞,溫度只有60納開,這樣的黑洞從宇宙背景輻射吸收的能量要大於因輻射損失的能量,因此永遠不會蒸發掉。

理論上,月球質量的黑洞,其溫度和宇宙背景輻射的溫度相當,恰好能做到收支平衡。因此,可以想象,小質量的黑洞溫度會更高。如果粒子對撞機能產生黑洞的話,那麼會因霍金輻射而瞬間蒸發掉的,因此無需擔心那樣小的黑洞吞噬地球。

有理論推測,在宇宙大爆炸初期,會形成小質量的原初黑洞(Primordial black holes),這些小黑洞溫度很高,壽命相對較短,會釋放出高能伽馬射線。如果能探測到這種伽馬射線,就能驗證霍金輻射的存在。然而,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得到令人信服的觀測證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上一頁

2/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