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大牛"遭美企70億爽約!白宮官宣:拒絕全球化,擁抱愛國主義!逆全球化正式開啟,會有何影響?

二是消除國內製葯業的監管壁壘;

三是幫助保持藥物價格低廉和將更多藥物生產轉移到國內。

特朗普總統周四在參觀位於俄亥俄州克萊德的惠而浦製造工廠時簽署了該命令。2018年1月,美國通過徵收關稅以阻止包括惠而浦在內的洗衣機製造商受到中國進口商品的削弱,從而挑戰了多年的不公平貿易慣例。

特朗普對工人說:「華盛頓在其他國家從事不正當貿易行為(如大量補貼,貨幣操縱和貿易不公)的情況下袖手旁觀,以低於成本的價格出售外國產品的批發傾銷,其唯一目的是使您破產。但是我們沒有讓這種事情發生,是嗎?」

長期以來,特朗普一直將美國藍領重返工作崗位視為頭等大事。特朗普總統說:「全球化使向政界人士捐款的金融精英非常富裕,但無數人卻只有貧窮和心痛,而數百萬我們的工人只剩下空蕩蕩的廠房。我們是為大眾(Main Street)而不是華爾街(Wall Street)而戰。我們拒絕了全球化,而擁護愛國主義。」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逆全球化會帶來怎樣的後果

很多史學家認為,真正的全球化始於英國的工業革命。但在這個過程當中,逆全球化從來沒有消失過,而每次逆全球化總會帶來較為嚴重的後果。

史料顯示,第一次逆全球化在第一次全球化高潮中出現。德國關稅稅率由1875年的5%左右上升到1913年的13%,其他歐陸國家的關稅水平也是如此趨勢。隨後,一戰爆發,幾乎癱瘓了整個世界,無數人因此喪生,全球化更無從談起。

1929年開始的經濟危機爆發后,逆全球化更是達到了近100年經濟史之頂峰。1929年,美國國會通過《斯姆特-霍利關稅法》(Smoot–Hawley Tariff Act),該關稅法施加自1830年來100年內美國最高關稅,將平均關稅水平由40%提高至47%,對上千種產品提高或開始收取關稅。自法案通過起,美國1028名經濟學家聯名簽署請願書抵制該法案,英國、加拿大等23個貿易夥伴國表示強烈抗議,然而最終該法案經美國總統胡佛簽字並於1930年6月17日正式實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始終高舉自由貿易大旗的英國政府也開始行動。英國於1931年11月20日頒布《非常進口稅法》(Abnormal Importation Act),對於特定商品徵收最高達100%的歧視性高關稅。1932年2月,英國議會通過了一個新的進口稅法案,規定將對一般進口商品增收10%的從價稅,對大多數工業品實際徵稅20%,而對鋼鐵、奢侈品等徵稅更高。

隨後,法國,加拿大、西班牙、義大利等發達國家紛紛加入戰局。這段時間,可能也是世界金融史上最黑暗的時期,道瓊斯指數從1929年見頂之後,一路狂跌至1933年才開始有起色。但對於全世界來說,最黑暗的還是1937年開啟的第二次世界大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兩次世界大戰的背景來看,經濟失衡帶來的社會失衡和主要國家民眾利益受損可能是一個主要原因。然而,這究竟是全球化帶來的陷阱,還是逆全球化帶來的變數呢?目前,史學界和經濟學界也仍有很多爭論。

不過,逆全球化並未在二戰之後停滯。伴隨著全球化這一主流趨勢,逆全球化如影相隨。蘇聯控制的經濟互助會在1949年成立,與以美國為中心的經濟全球化分庭抗爭,整個世界被分割成兩大獨立的貿易體系;此外,隨著傳統強國,如德國和日本經濟的崛起,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重新抬頭,1971年,美國放棄布雷頓森林體系,以平衡國際收支;1980年代,美國又對日本發起了眾所周知的貿易戰,1985年美國、日本、聯邦德國、法國以及英國的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行長在紐約廣場飯店舉行會議,達成五國政府聯合干預外匯市場,誘導美元對主要貨幣的匯率有秩序地貶值,以解決美國巨額貿易赤字問題的協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整個全球化和間歇性逆全球化過程當中,有一個現象非常值得關注。那就是,全球化往往由地球上最強大的國家發動,比如此前的英國,後來的美國;而當全球化不符合發動者利益的時候,逆全球化就會到來。最近70年的歷史,並未因為逆全球化的存在而發動世界大戰,一是因為核力量的存在,大國之間輕易不敢再發動戰爭;二是在大部分時間裡,美國是一支獨秀的存在。而在一戰和二戰並不具備這樣的條件。

逆全球化背景下的周期力量

2008年之後,逆周期調節越來越多。按經濟學家李迅雷的說法,太多的逆周期導致無周期。而在此之前,很多市場人士認為,科技股的邏輯起點在於「朱格拉周期的到來」。那麼,在逆周期背景之下,這個周期的力量會有多強呢?市值來到6萬億以上的A股科技股板塊是否又能延續其想象力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首先,每一輪技術革命背後都離不開全球化。英國之所以能夠在將近100年的歷史當中成為「日不落帝國」。一是工業革命發源地在英國,二是全球的市場需求為工業革命的進一步擴展提供了動力。這一技術革命不但讓英國受益無窮,也為世界經濟的發展裝上了翅膀。二戰結束之後,在新的全球霸主美國的領導之下,全球貿易開始回暖,在這個過程當中,以飛機、汽車為主要特徵的第二次工業革命隨行而至。第三次工業革命則是網際網路為特徵,然而若沒有全球化,又哪來的全球互聯互通呢?

其次,據前文史料所述,全球化進程往往由全球最強大的國家推進,而且每一輪工業技術周期也發端於最強大的國家。截至目前,由技術領先但綜合實力並非全球第一的國家發動一輪技術周期,並引領全球化的案例目前還未出現過。日本此前有過這種苗頭,但很快就被美國掐滅。近期,美國政府頻頻對中國科技公司出手(封殺華為、抖音海外版和微信等)的深層次原因可能也是因為他們需要把發動新一輪工業技術周期的主動權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

第三,可以肯定的是科技股並非沒有機會,但即使撇開高估值,僅站在周期的角度來說,未來所要經歷的磨礪可能還會比較多。從朱格拉周期來看,不可否認這種周期的存在,但在當前逆全球化背景之下,這種周期的力量究竟有多強大,可能也要打上一個問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上一頁

2/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