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猿雜交出後代,有可能嗎?前蘇聯的人猿雜交實驗

人工合成生命是人類利用先進基因工程技術,試圖打破生命界限,創造出原本不存在的物種,大自然對人類這種越界的行為似乎早有防範,任何由不同物種繁育的下一代,不是有身體缺陷就是無法繁殖,人類目前也無法突破這個界限,就是因為大自然有一種保護物種的神秘力量,這就是生殖隔離。

 

生殖隔離簡單來說,就是阻斷不同物種之間的基因交流,防止產生不必要的物種,保護種群穩定性。對於地球上的生物來說,無論他們在形態上多麼的相似,生殖隔離是兩個群體能否真正分化成不同物種的關鍵,這就是為什麼地球上的生物分化以後就一直保持著獨立的個體,很少分化出新的雜交品種。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生殖隔離有很多種,首先是地理隔離,同一種生物由於地理上原因分成不同的種群,使種群間不能發生基因交流的現象。比如獅子和老虎同屬貓科,但獅子主要生活在非洲大陸和非熱帶雨林地帶,而老虎主要生活在亞洲南部的潮濕地帶,他們在自然的條件下永遠不會相遇,也就談不上產生後代。

 

第二個是生態隔離,即使兩個物種生活在同一地帶,但由於進食習慣和生活習性的不同,近緣關係接近的種群之間交配也不易成功,甚至有人發現在一棵大樹上生活的5種近緣鳥類,但由於他們捕食不同的昆蟲以及交配的時間不同,也形成生殖隔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第三種是行為隔離,是由於生物交配行為的不同,使得親緣關係較近的類群之間,交配也不易成功。再就是雜種不活,近緣關係種群受精后,雖然能形成合子即受精卵細胞,但合子不能存活,或者合子雖能存活,但胚胎髮育到一定階段便死亡,或者胚胎髮育完成併發育成幼體,但不能生活到性成熟,故留下後代的概率非常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人類的基因和其他生物的基因相差非常大,一旦結合就會破壞人類本身穩定的基因結構,人類有可能因此滅絕。所以生殖隔離對於我們自身種群有著很強的保護性,保護了我們的基因穩定性,讓人類可以更穩定的發展和進化,任何跨物種的雜交事業都有非常大的風險。

 

人類與猿猴、黑猩猩的關係十分密切,尤其是人類和黑猩猩共享98.9%的DNA,這是否意味著人類和猿猴或者黑猩猩可以雜交出後代呢?人類和黑猩猩大約在600~800萬年前就進行了分化,那個時候人類和黑猩猩開始分別進化,成為了兩個不同的物種。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般來說具有親緣關係的生物每隔10萬年就會形成生殖隔離,如果是自然交配,人類的精子會迷失在黑猩猩的生殖道里,因為人類的精子無法識別黑猩猩卵細胞釋放的化學信號,精子無法找到卵細胞也就無法受精成功。那如果通過人工的方式讓受精卵直接發育呢?那這個世界上是否有人真的做過這個實驗呢?

 

伊利亞·伊萬諾夫是前蘇聯著名的生殖生物學家、人工授精及動物雜交方面的專家,曾經培育出斑馬和驢的後代斑驢,在1910年的時候,他在奧地利的世界動物學家大會上透露,希望透過人工授精的方式去嘗試人與其他靈長類動物雜交的可能性,這在當時引起了極大的爭議。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對當時剛成立的蘇聯政府提出了這項研究計劃,但是沒有通過。1920年他來到西非的法屬幾內亞一個試驗基地進行了這項試驗,但由於缺乏資金,這項研究一度停滯,伊萬諾夫回到了莫斯科,再次向政府提出了這個計劃。伊萬諾夫對這個事業如此執著的原因我們不得而知,有人稱他只是為了研究人和猿類之間的親緣關係,還有人認為他是個徹頭徹尾的科學瘋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一頁

1/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