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焙基礎之手工揉面與手套膜

 

單純用手揉出手套膜一直是烘焙新手夢寐以求的事情,手工比廚師機揉面的好處在於:一是省錢(重點),二是鍛煉身體,三是能用手感受麵糰的變化(俗稱裝13)。在講手套膜之前,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麵粉的種類。

在國內麵粉一般以筋度來分類,分為高筋麵粉、中筋麵粉(又叫中式面點粉)、低筋麵粉,它們的麵筋蛋白質含量是不一樣的。低筋麵粉蛋白質含量在9.5%以下,中筋麵粉9.5-11.5%,高筋麵粉11.5%以上。無論哪種麵粉,都可以揉出麵筋,只是麵筋強度不一樣,拉出膜的厚度也不一樣。那麼生成麵筋要具備哪幾個要素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生成麵筋的幾個主要因素有麵粉筋度、加入的水量、揉搓程度等。所以大致揉面的過程就是,選用合適的麵粉,加入適量的水,然後用力去搓揉,就能讓麵糰生成大量麵筋。麵粉筋度越高,麵筋越容易生成;搓揉程度越大,生成麵筋越多;麵筋蛋白質吸收水分越充分,越容易生成麵筋。有的女同學會說,我手無縛雞之力,有沒有省力一點的做法呢?

有三個方法可以省力,第一個方法是買個廚師機(這不是廢話嘛);第二個方法是叫個男生幫你揉(還是廢話);第三個方法就是先將乾粉揉成團,靜置20分鐘再開始揉面的做法,這樣麵粉會發生水解的過程,麵筋蛋白質也會慢慢吸收水分生成麵筋,後面揉起來會更省力。

其他影響麵筋的因素:油、糖、奶粉都會抑制麵筋的形成,使揉面時間變長。鹽也會影響麵筋形成,但是它能使麵筋結構更加緊密,能拉出更加強韌的膜,所以做麵包可以不放糖,但是不能不放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揉面按照加入原料的先後順序分為後油法和后鹽法。后油法就是先將除了黃油外所有原料混合,揉到擴展階段(8成),然後加入軟化黃油揉到完全擴展階段(10成),一般家庭烘焙都會採用這種方法。后鹽法就是等麵糰揉出大量麵筋后再加入鹽,這樣可以節省揉面時間,商業烘焙一般會用這種方法。

順便再講下關於發酵的幾個注意事項:

1.當糖的烘焙百分比(就是糖的重量除以麵粉的重量)超過8%,要用耐高糖酵母。

2.注意控制麵糰溫度在25度左右比較合適,不能讓酵母提前發酵,所以我們採用冷藏的雞蛋和水來揉面。

手工揉面主要有兩個動作:搓-卷-搓,摔-折-摔。

判斷麵筋幾成的方法有兩種:拉薄膜,拉長條(還好不是拉皮條)。拉薄膜主要是看拉伸容易度,厚度,均勻度,破裂口狀態;拉長條就是看一小塊麵糰能拉出多長多細的麵條。我會在揉面步驟中詳細講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下面以製作一個450克吐司麵糰的原料,展示手工揉出手套膜的過程。

原料

高筋麵粉250克,酵母3克,黃油20克,細砂糖30克,鹽3克,雞蛋50克,水115克,奶粉10克

準備原料

步驟1

攪拌盆加入高筋麵粉、奶粉、細砂糖、鹽、酵母等乾性材料,用打蛋器攪拌均勻。

混合乾性材料

步驟2

水和雞蛋混合均勻,然後加入攪拌盆用刮刀攪拌均勻,此時麵粉還沒完全成團,呈一片片面塊狀。可以留出5%的水等麵粉成團后視軟硬情況添加。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混合濕性材料

用刮刀攪拌

步驟3

用手將面塊揉成團,移出攪拌盆,在操作台開始搓揉。此時麵糰表面粗糙,一拉就破,此時是成團階段(6成筋度)。

用手揉成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移到桌面上揉

6成筋度狀態

步驟4

像搓衣服一樣,左手按住靠近身體一端的麵糰,右手將麵糰搓出去,然後再卷回來。將麵糰旋轉90度,繼續將麵糰搓出去再卷回來。開始麵糰會很粘,要用刮板輔助操作。

像搓衣服一樣搓出去

再卷回來

用刮板輔助操作

步驟5

重複數次后,當感覺到麵糰不怎麼粘手,並且表面變得不粗糙,能拉出較厚的膜,此時麵糰7成筋度。

7成筋度狀態

步驟6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一頁

1/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