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對家裡人不好,卻對外人好這是為什麼?是一種什麼心理?

在我們身邊,有很多人出門在外時把最好的態度和脾氣留給了外人,見誰都熱情、客氣,顯得特別有素質,溫文爾雅,很會做人、很會來事。

 

可是回到家裡,面對自己的父母或者配偶子女時,就像太上皇似的耍盡威風,脾氣要多大有多大。

他們往往用刀子嘴或冷酷臉傷害家裡的人,家庭里出現了冷漠的父親、冷淡的夫妻、冷酷的兒女,卻意識不到問題的存在。

 

這是一種什麼心理?有書君認為這都是教育失當造成不自信而導致的自卑心理問題。

因為溺愛在家裡沒有擔當,在外討好別人,在家裡不顧別人感受,在外面太看重別人的評價,在家裡控制欲強唯我獨尊,在外面好面子要表現得很完美而形成的行為習慣。

 

1、溺愛培養了"窩裡橫"

窩裡橫是沒有擔當的"小人",又叫"門坎慫",是"恃寵而驕"的人。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無能的頤指氣使型。

 

那個曾經要求見劉德華,最後逼得父母賣房讓她追星,逼得父親自殺也沒後悔過的楊麗娟,除了媒體幫倒忙,父親教育上的無能力是罪魁禍首。

 

自己有能力想達成什麼目標由自己去努力爭取,沒人說你。但是硬逼著別人為自己達成目標,就是及其自私自利的表現。

 

這種人外強中乾,心胸狹小,個性要強,疑心病重。想要得到的一切都靠耍橫來獲得。常以咄咄逼人的態度對待家人,不把家人當回事。

 

脾氣大的人一般都是無能的人,到了外面只能低聲下氣,這樣的人是家裡嬌慣出來的。家裡的事,家長對他忍氣吞聲,讓他形成不負責任的習慣。

 

可是,到了外面沒有人慣他這毛病。所以,在外面就很比較規矩,按別人的要求去做。

冷漠形成討好型人格。

 

當父母對孩子有過於嚴苛的要求,做不到就責罰孩子時,幼小的孩子,會把責罰誇大為災難甚至毀滅性的懲戒。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種養育模式下,孩子感覺到自己必須迎合父母的需要,才能免受責罰,得到認可,於是就形成了討好型人格。

討好型孩子長大后,會延續小時候的模式,面對領導權威,或有權對他做評價的群體時,會努力討好取悅對方。

 

他們對別人好,並不是自己有足夠的資源,而是他們幾乎失去了自我,毫無保留地,拚命討好別人。

對孩子的漠視,讓孩子為了得到父母的認可,學會了查顏觀色,討好別人,實現自我的保護。

到外面怕別人看不上自己,怕被排擠,所以不得不察言觀色、巴結別人。

 

我說了算的控制型人格。

 

外面知道尊重別人,知道感恩,在家裡就都是唯我獨尊。不對老婆孩子好,沒有任何損失,因為物以類聚,很可能還受到別人和身邊朋友的鼓勵。

 

「你老婆這麼凶,你怎麼受得了?」,其實生活中「凶」只是一種對生活瑣事抱怨的一種表達,之所以「凶」只是希望你做的得更好而已。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有些大男子主義的人,就一定要教訓一下自己的老婆,以顯示自己在家裡說了算的氣勢。有的人還認為老婆和兒女理所當然應該理解自己。

 

自認為為這個家,為了老婆,為了孩子努力工作,並為之付出了一輩子,家人就應該理解我的做法、態度,不用通過示好來表現自己。

家是心最放鬆的地方,兒女知道我的心,妻子知道我的情,不必無用修飾,需要放鬆自己,最親近的人應該給予理解、包容。我可以隨心所欲,可以無視他們。

 

當有家裡人不理解 ,任何事情都反對他時,耍盡拳頭或咒罵的威風,讓她們受盡委屈,受夠虐待。

容易得到的東西往往不會好好珍惜。

 

在家裡不管他怎麼"作",多麼不負責,家裡人還是以"血緣關係"的親情來關心他、原諒他、包容他,養成了他放任自己,自私自利的習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一頁

1/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