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掉新冠病毒的藥物真來了?治癒率96%,這個公司是不是在忽悠?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作者| 貓哥

來源| 大貓財經

「雙黃連」一夜封神,又遭遇各類質疑,讓人一聲嘆息。

擊敗新冠,光靠隔離還是略顯被動,找到藥物才是關鍵。在衛健委第四版的《新冠病毒診療方案》中,抗病毒治療方案中,真正可試用的藥物僅有具有抗病毒作用的α-干擾素和此前用於抗艾滋病毒的藥物洛匹那韋/利托那韋,一線還是缺少實質上的抗病毒藥物。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過這兩天,來自吉利德(Gilead)的一款在研藥物,也是被寄予了厚望。

2月2日,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評審中心(CDE),一項針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藥物瑞德西韋(remdesivir)的臨床試驗申請已獲受理,由以呼吸科見長的中日友好醫院在武漢牽頭開展臨床研究。

曾有胸外科醫生稱「中日友好醫院牽頭的270例臨床試驗,第一例效果很好,從重症到恢復不到24小時」;而有相關人士通過不同渠道證實,在已經進行臨床試驗270人中,96%的患者的肺部感染得到了恢復。

這就是希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01

吉利德的這款藥物研究在很早以前就開始了,當然起先針對的不是新型冠狀病毒,而是作為埃博拉病毒的試驗藥物在做相關的研究,並且已經完成了III期臨床試驗。

而對於埃博拉病毒的臨床試驗還沒有完全結束,瑞德西韋就迎來了新的使命,一些專家開始了瑞德西韋對於冠狀病毒的適用性。

吉利德有關負責人此前曾表示,目前,還沒有關於瑞德西韋針對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的抗病毒有效性數據,然而該病毒與非典型性肺炎冠狀病毒(SARS-CoV)密切相關,在體外和動物模型中,瑞德西韋對SARS-CoV和MERS-CoV(中東呼吸綜合症冠狀病毒)均有效。

而中國的新冠病毒研究者們,也有類似的研究成果,不少內地和香港地區的醫學專家都把瑞德西韋列為新冠肺炎的希望。

1月31日,《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發布了多篇關於新冠病毒的論文,其中有一篇是介紹在美國華盛頓的一個確診病例接受了瑞德西韋作為同情用藥進行試驗性治療的臨床表現,該患者在用藥的第二天,病情出現了迅速緩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過把瑞德西韋當做新冠病毒「特效藥」也並不合適,一些醫療從業者們也在提醒,美國的用藥緩解案例還是孤例,而且患者的癥狀較輕,還不足以證明療效,尚需更廣泛的臨床運用,無論多麼急切,藥品的上市流程還是不能改變的。

但是!

有效案例還是讓事情迎來了更明亮的曙光。我們現在最需要的就是好消息。

吉利德開始和全世界的衛生當局接觸,希望啟動一個隨機、對照臨床研究來確定瑞德西韋能否安全有效地用於治療新冠肺炎,吉利德承諾在適當的情況下提供該葯,用於同情用藥及對照的臨床試驗。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然代價也不低,畢竟每100mg的瑞德西韋造價3.95萬元,而且尚處於試驗階段,並沒有批量生產,所以也不可能大規模供應。

02

吉利德是一個醫藥界的「奇葩」。

它的創始人邁克爾·里奧丹(Michael L Riordan)曾在全美TOP的大學學習,化學學士、管理碩士(MBA)和醫學博士,畢業卻不走尋常路,去做了風險投資,做了幾年後,29歲的里奧丹決定單幹。

1987年,他創立了Oligogen公司,並在第二年為公司改為現名GileadScience(吉利德科學),據說Gilead這個詞來自於中東的一款乳膏。

懂化學、懂醫學、懂藥品還懂資本運作,幹個醫藥公司算是天時地利人和了,但是事實上的里奧丹的吉利德並沒有那麼容易,吉利德的生存靠的都是從GSK等大廠拿些反義治療研究訂單,或者與歐洲的大學進行一些合作,十年的時間,雖然上市了,卻過得無比慘淡。

吉利德靠什麼活呢?融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一頁

1/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