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教我的:這碗飯寧可餵豬,絕不能施捨予人。」

「包裝精緻的食物,你能想到的,沙拉、海鮮、糕點、飲料、米飯,尚未過保質期,但全部沒有倖免,成批成批地被丟進小推車。小推車被推向哪裡?垃圾桶。」

「剛做好的蛋撻、蛋糕、鮮肉月餅,還是熱的,能不扔嗎?不行。因為,現在已是21:31分。公司規則上有,21:30分沒有被銷售出去,就只能全部扔掉。」

「被扔掉的這些食物,已經過了保質期嗎?沒有。那為什麼要扔掉它們呢?因為他們不新鮮,而明天的消費者,他們只要新鮮產品。」

這不是富人區的奢侈電影情節,這是我們的生活。

近日,一則「盒馬鮮生21:30準時處理未售賣產品進垃圾桶」的新聞,扎進了無數人的心。在場目擊這一幕的消費者表示,「我們一邊買,他們一邊扔,最後我們越買越多、拚命買,心裡難受得根本忘記了自己是在買東西,感覺自己就像是在拯救糧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央視財經、新京報、財經網,紛紛跟進。

風口浪尖的盒馬鮮生表示:我們也不想,我們也沒辦法。

有一種浪費,叫「理所當然」。

有一種糟蹋,叫「符合經濟學規律」。

 

「牛奶之殤」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世界從未有好奇之事發生,不過只是歷史的再一次演繹。」

密西西比河的牛奶之殤,正從歷史課本中走向百年之後的今天,化身為看不見的手,籠罩全球。

2019年5月,法國亞馬遜和英國亞馬遜銷毀了數以百萬計的全新物品,包括電視,書籍和小家電等,都被裝進廢料桶,然後被運到垃圾填埋場,這些價值不菲的商品不是被燒了,就是被埋進地下。

亞馬遜在燒毀新品方面顯然是個「熟練工」,僅在2018年,亞馬遜在法國就銷毀了300多萬件全新的商品。

瑞士奢侈品公司歷峰集團,擁有的下屬公司無一不是聲名赫赫:江詩丹頓、卡地亞、梵克雅寶、伯爵……它們生產名表,再銷毀名表。2016至2018年間,歷峰集團銷毀了價值近5億英鎊的手錶。

LV也不甘示弱,在滯銷的皮革產品處理上態度強硬,對「放至折扣店」的行為表示「完全無法容忍」,燒毀是它們最終的歸宿。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Burberry在這方面顯然是個「老手」了,生產時,他們用最貴、最真的動物皮毛,銷毀時,他們用最快、最兇猛的一把火。2018財年,Burberry共銷毀價值2860萬英鎊(約合人民幣2.54億元)的產品,與前兩年相比數量直線上升,2017和2016財年被銷毀庫存價值分別為2690萬英鎊和1880萬英鎊。

此舉連Burberry股東也看不下去了,發聲質問:為什麼不讓股東回購剩餘產品?Burberry顯然將「銷毀滯銷品」的行為做到了極致:寧願一把火全燒了,也絕不低價賣,窮人不行,股東也不行。

「一視同仁」在這裡,成為一個諷刺。

 

食品安全與企業逐利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非食品領域尚且如此,食品領域,更是觸目驚心。一個天生的原罪,讓一切浪費變得順理成章:食品安全。

《中國合伙人》里,來自城市的天之驕子們教育來自農村的成冬青:你知道去哪裡可以尋找夢想嗎?美國。

「食品安全」的夢想,也正來自美國。

對食物,美國人痴迷「完美」:沒有最新鮮、只有更新鮮。向北卡和佛羅里達州運送新鮮蔬果的Jay Johnson,不同於一般的美國人,發出了質疑的聲音。他問道,這是完美嗎?不,這一點都不完美,這是完美主義在作祟。

但很快地,Johnson敗下陣來,不再發聲質疑。當他再次提起這個話題時,他的態度已經和全美國的食品商人毫無二致:想做食品生意,就只能這樣,東西必須新鮮,差一分鐘都不行,只能扔掉,不然就會破產。

美國政府的一項統計表明,每年在零售商和消費者手上被浪費的食物高達6000萬噸,價值1600億美元。這一數字佔到了食品總量的1/3,而且還在逐年上漲。專家表示,如果算上食品行業上游領域的浪費,新鮮食品的廢棄量已接近總產量的一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老沈八十八歲高齡的奶奶,做了一輩子老師,教了一輩子歷史,聽聞此類新聞,還能拿出當年站三尺講台的勢頭,拍拍桌子道:這就是萬惡的資本主義啊!

老太太不知道,當年的歷史考卷標準答案,如今的正確性正在漸漸被模糊。

在這一模糊性中,受過自由市場經濟學教育的「精英一代」,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

美國國際教育協會發布《2018美國門戶開放報告》表示,2018年,中國仍是美國最大生源國,在美留學生中,來自中國的留學生數量是36萬人,佔比33%,而選擇去美國留學的中國學生,佔中國留學生總人數的60%。其中,金融、經濟學,正是大熱專業。

這一代天之驕子帶來的正面效應是毋庸置疑的:全球性的戰略目光、世界格局的遠見、最前沿的創造性思維……但,其中一部分人帶回來的,卻不止這些。

老沈的年輕同事小健,是盒馬鮮生的忠實用戶,每年消費額極其可觀。聽聞最近的新聞時,小健詫異道:有什麼問題嗎?我在美國時,麵包店食品店的處理方式不都是這樣嗎?當日食品賣不掉,當日下架扔掉,思想腐朽的人才談論「浪費」,開明一代想到的應該是「消費與健康」。

在媒體的跟蹤下,與小健有同樣思維的人不在少數。無一例外,他們都是現代經濟學的狂熱學習者與崇拜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一頁

1/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