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媽給你的兩千元見面紅包還給我,我們還沒結婚呢,別太物質」

前段時間我看到過這樣一則新聞,一個男人把自己女朋友的新款手機偷偷拿去賣了,事情敗露以後男人也很坦然,這是我定親的時候給她買的,我想賣就賣了,有什麼大不了的。

撇去這個男人的三觀和道德觀念的問題,單單從這個邏輯聽上去好像並沒有什麼大問題,畢竟是他花錢買的沒有錯,他當然有權處理,但也有一位網友說的很在理。

「你既然不願意給女孩買,為什麼還要在女孩面前充大頭,況且這是你訂婚的時候給女孩買的禮物,就算是信物了,買完又要回去,算怎麼一回事,合著等以後結完婚了,是不是彩禮也要女孩還回去?結不起婚就別結婚」

很多人對這條評論表示了贊同,並且對男人的做法嚴厲批評,但也有一些人持相反的意見。

「男人結個婚真的很不容易的,能少花一些就少花一些,這個哥們兒可能就是娶媳婦花的太多了,心理不平衡,大家也別再罵他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關於結婚,很多男人都會覺得很吃力,這一點大概結過婚或者當下正在談婚論嫁的人才能真正理解,結婚的花費是一筆龐大而細碎的開支,不單單是彩禮那麼簡單。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就拿我老家的習俗來說,只要男女雙方確定了關係定了親以後,逢年過節的走動必不可少,男方去女方家要帶的酒水禮物是一筆開支,女方去男方家男方的父母每一次都需要給紅包,一直給到兩人結婚為止。為什麼很多的男方父母在定親以後就急著催促趕緊結婚,大抵和這方面有著脫不開的關係。

有的時候,彩禮上鬧矛盾的反而是少數,因為不管是男方還是女方,對於彩禮的態度都很明確,只要雙方達成了統一的意見基本上就不會有太大的矛盾出現,但這些細碎的支出相比而言就比較曖昧不清了,反而是這些小方面更容易出現問題。

因為沒有一個準確的數目,也沒有一個確定的標準,那就乾脆在這些地方能省則省,報著這樣的態度去對待,其實本身也沒有什麼惡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就比如說,第一次見面,男方給的紅包五十、一百元的不等,男方可能覺得大頭已經出了,這種小的只是個流程,圖個吉利,意思意思就得了,但難免會給女方留下一種小氣、吝嗇、不尊重女方的印象,甚至有的嚴重的最後連婚都結不成。

其實也不能怪女方太市儈,而是男方搞錯了方向。女方在這些細節看的通常不是錢,而是態度,既然在大頭上毫不吝嗇,為何要在小方面扣扣搜搜的,壞了大事,豈不是因小失大,目光短淺嘛。

無獨有偶,我的朋友楊悅最近就遇到了一件奇葩事,她和我說的時候,我也是瞠目結舌,第一次遇到了這樣的操作,一下子把我也難住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楊悅今年26歲,去年和同歲的趙波相親結識,兩個人對對方的印象都還算不錯,家庭條件也算比較登對,互相接觸了一段時間就確定了關係,從去年開始男友家就一直催著兩人趕緊訂婚,楊悅覺得沒必要那麼著急,和父母商量了以後,就把訂婚宴放在了今年上半年,等到訂完婚再推算個好日子結婚。

男友父母家聽完楊悅家的打算后,剛開始是不樂意的,總想著能儘早儘快最好,後來最終還是妥協了。那個時候楊悅不明就裡,打趣的和男友說,早結婚晚結婚不都一個樣,反正已經定下了,我還會跑了不成。

楊悅沒有在意趙波欲言又止的神情,後來才知道,那時男友家可能早就想著把中間的時間縮短,不僅僅是避免夜長夢多,也是為了節省「沒必要的開支」。

最近剛剛和男友定了婚,第一次和男友回家過節,准婆婆給了楊悅兩千元紅包。這邊的習俗就是這樣,定了親的女方到男方家會給一定數額的紅包,兩千元算是個中等數額,楊悅也沒有多客套,直接謝謝婆婆就徑自將紅包收下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吃完飯,一通寒暄客套過後,楊悅歸家,趙波在送楊悅的路上突然提起了早前婆婆給的兩千元見面禮金,圍著兩千塊繞圈子,楊悅看出趙波話裡有話的樣子,也很直截了當地問趙波到底想說什麼,趙波回答如下:

「親愛的,咱媽給你的兩千元見面紅包,你還給我吧,我幫你收著,畢竟咱們還沒結婚呢,我知道你是個不貪圖物質的女孩,你拿著不合適。」

 

楊悅被男友的一通話給弄蒙了,未來婆婆給自己的見面禮,自己拿著怎麼就不合適了,怎麼就能扯到物質不物質的話題上去呢?

「這是你媽給我的,到底是你要拿回去,還是你媽要拿回去你說清楚,把見面禮要回去的這種操作我反正沒見過,你不說清楚沒商量。」

趙波見楊悅這幅態度一下子就急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一頁

1/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